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5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净慧 《法音》2007,(2):37-40
我们的佛学院办学的大政方针、大方向,就是要培养合格的、爱国爱教的、有坚定政治立场的、有渊博宗教学识和宗教修养的、深受广大信教群众拥戴的宗教教职人员。这是个大方向,这个大方向我们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学僧毕业以后,还是要以这个方向作为我们弘法利生的毕生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这个大方向。  相似文献   
172.
今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同时亦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举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举行活动,隆重纪念这一伟大的时刻。作为中国佛教界的两家全国性公开刊物——《佛教文化》  相似文献   
173.
正9月16日,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四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接见出席会议人员并讲话。俞正声对会议的成功召开和选举产生的"中宗和"新一届领导班子表示祝贺,并向全国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致以亲切问候。他说,作为中国宗教界参与国际跨宗教领域活动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中宗和"成立二十年来始终遵循"友好、和平、合作、发展"的宗旨,在"世宗和"、"亚宗和"等组织中逐步扩大影响,在台湾、涉藏、涉疆、涉"法轮功"等问题上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向世界阐述我国宗教政策,解疑释惑,为维护祖国  相似文献   
174.
一、什么是“同题异构” “同题异构”也叫“同题异构”、“同课异教”。一般而言,“同题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题异构”的基础是“同题”即同一教学内容,基本一致的教学目标,这里的“同”是指内容的同,最终效果的同,起点与终点的同。“异构”则体现在两位(或多位)教师的不同呈现,而这里的“异”是指方法、途径等具体过程的不同。特别地,这里的“异”,即可以是同一位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5.
我为这次会议准备了三个问题,我将集中讨论对整个美学以及亚洲美学原理的思索会在当今世界文化中所起的作用.1995年在深圳举办的美学会议曾预言21世纪将会是一个跨文化美学的世纪;去年在日本举办了第十五届国际美学会议,会议非常重视对亚洲主要美学传统进行的最新研究;这些都非常清楚地表明,我们作为学者所关注的领域在世界许多不同地区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一现象有其内在的和外在的原因,这正是我打算在此次会议中加以论述的.  相似文献   
176.
《天风》1996,(7):26-26
浙江天台县平镇教堂始建于1911年(3间楼房、3间平屋、一块园地),一直到1958年都由教会自主管理,聚会正常。后来在极“左”路线的冲击下,宗教活动被迫停止。  相似文献   
177.
沈以藩 《天风》2002,(1):57-57
神学思想的这一发展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不幸由于“文化大革命”而中断了。然而我们又为我国在度尽十年动乱的劫难之后重新振兴而感谢神恩。我们国家的复兴和新的发展,中国教会的恢复和重建,给神学思考带来了新的动力。同五十年代相比,八十年代的神学思考更加有建设性,而不只是有批判性,更着重于神学和教义方面的阐述,而不仅限于经  相似文献   
178.
向志柱  陈兮 《学海》2003,(2):195-198
“因果报应”作为一种宗教思想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中国古代小说接受果报观念,主要体现在文本的结构思维上。以“三言”为例,“果报”观念和逻辑在构思起结、表达劝惩方面非常明显。既有沿袭传统之处,又有所变异,并且集中体现在对待有悖传统礼教的男女情爱的态度上。“果报”观念和逻辑的贯注,深刻地显明了冯梦龙的道德评价、情爱观念,但亦有损“三言”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79.
方向红 《学海》2003,(1):138-142
本文通过德里达早期文本与胡塞尔现象学文献的互文性运动 ,对德理达“声音”概念和“声音中心主义”的生成理路作了梳理 ,并从现象学和解构学自身的逻辑出发对德理达声音中心论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180.
“无为”思想源于道家,但并不为道家所专有。本文试从儒家对道家“无为”思想丰富发展的角度,力图更加清晰地勾勒出“无为”思想在儒家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