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6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41篇 |
专业分类
10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61篇 |
2013年 | 32篇 |
2012年 | 58篇 |
2011年 | 83篇 |
2010年 | 71篇 |
2009年 | 53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56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牟宗三在《道体学引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丁耘教授一方面接续了牟宗三的基本洞见,以四因说为基本问题来判摄中西哲学,但另一方面也对牟宗三提出了三个主要批评:1.误认乾元;2.以心统天;3.重流行而无主宰。在批评牟宗三用存在论取代了熊十力的体用论后,丁耘提出了存有与活动之外的道体新义:虚静。但是牟宗三的思想并非不涉及体用论与虚静问题,而是将其统摄于圣人之道与实践工夫之中。首先,牟宗三通过乾道各正性命的“善终”义来强调“天道性命相贯通”是实德成物之流行,肯定了个体终成意义上的目的因,以此与玄学以“乾元”为主的体用论相区分;在《易经》诠释中,牟宗三提出兼赅“静正”与“沛然”的“寂感真幾”的概念,主张通过圣人精诚感应的德性生命呈现道体;在主静问题上,牟宗三以具有德性内容的圣人之道为第一序,并将其作为区分儒道的义理骨干,从而将主静限定在“静复以立体”的儒家工夫论上。牟宗三的道德的形上学与丁耘的道体学之根本差异是前者侧重“心性对扬”而非对道体自身之体悟,时刻突出道德实践的警策义,其着重呈现的是道德、形上学与宗教的源初交互境界。 相似文献
862.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学术面临全面转型。在新的知识分类和学科规制中,《诗》学被摒出哲学门外、划归文学门类,独马一浮明确地把《诗》学置于六艺之学最为本始、最为枢要的位置,认为“诗”是六艺之本、六艺之总、六艺之先,并第一次系统性提出“诗教主仁”“以诗说理(以诗说法)”“以感为体”等命题,阐发了《诗》学的本体、功用和从体起用的内在原理,揭示了《诗》学在中国哲学建构中不可或缺的价值和地位,为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体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863.
人类对人脑及其精神活动过程的彻底了解,意味着哲学上的根本性事件的发生。所谓彻底的了解,标志就是人类对这种精神活动的成功模拟和再现。作为神经科学的分支和广延的人工智能的兴起,使人类有理由希望:存在于人脑与计算机之间的鸿沟终将被人类逾越。 相似文献
864.
1992年,我曾发表《从马王堆帛书本看〈系辞〉与老子学派的关系》一文(见《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文章的结论与陈鼓应先生关于《系辞》为道家作品的创见不谋而合。一年之后,廖名春先生又发表《论帛书〈系辞〉的学派性质》一文(刊于《哲学研究》1993年第7期),针对陈鼓应先生和我的一些见解提出尖锐的反对意见。细读廖先生的文章(以下简称“廖文”)、觉得功力深厚,议论亦颇精致,极有利于推动关于帛书的研究与争鸣,然而廖文中的误会及疏漏之处也有不少。例如,廖文首句说陈鼓应先生和我都受“道家主干说”的支配, 相似文献
865.
866.
867.
两宋士大夫主体精神的崛起,建立了以自我为起点的身心之学。宋儒面临社会关切、个体安顿如何统一的难题,故而其身心之学包含着道德修养与个体生存双重涵义。宋代士大夫努力将个体身心与性理连接,是为了化解必然面临的社会关怀与个体安顿、忧患意识与从容安乐的矛盾,最终达到忧乐圆融之境。 相似文献
868.
美国的中国道教研究不是单纯的学术研究,而是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一种需要。研究者的国际合作性使美国道教研究呈现出范围广、多重点、研究方法集各地精华等特点。研究者主要关注道教经典、仪式、宗派历史、炼丹养生以及与中国历史文化科学等领域的关系,不断变化的研究热点体现了学者的社会关怀。 相似文献
869.
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