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现代社会,由于介入公共生活的人员成分复杂,目标和价值追求各异,彼此间的矛盾冲突难以避免.社会公德向个人提示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存在,并强调这种存在的不容忽视性,提升个人对“公共性”的道德认知;通过内化为公众的道德心理标尺,借助舆论的引导和鞭挞功能,评价并调节个人的态度及行为方式;借助社会公德制度化的措施,整合多样化的个人行为和价值取向,引导个人行为与公共生活的和谐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12.
邱雨 《世界哲学》2022,(3):93-102
哈贝马斯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法律的合法性只能依靠公民“自决”的方式来获得,即通过公众在建制性公共领域和非建制性公共领域中的话语交往生产出法律的事实有效性和规范有效性,使得合法之法得以生成。这种理论运思当面对“合法之法的跨语境水平”“合理商谈的可能性”以及“交往范式的局限性”等问题的拷问时,会凸显其乌托邦属性。  相似文献   
413.
本研究探讨了公共物品困境中,初始资金的数量和来源如何影响第三方对成员贡献值的评价及惩罚。行为结果发现了“贵族责任效应”,即在同等贡献值条件下,相比于获得较少初始资金的成员,第三方会更重地惩罚获得较多初始资金的成员。当初始资金是随机分配而非通过个人努力获得时,该效应更强。在神经层面上,发现初始资金的数量和来源调节了第三方评估贡献值时所诱发的FRN和P3成分。其中FRN波幅与惩罚力度显著相关。本研究揭示了初始资金数量和来源如何调节第三方对成员贡献的评估及相关惩罚决策。  相似文献   
414.
胡华敏  马剑虹 《应用心理学》2008,14(1):35-41,47
从合作动机的激发与破坏的角度探讨公共物品困境中突显身份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同时考察社会价值取向与突显身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突显合作者与突显不合作者两种方式都会提高被试的合作水平;两种突显方式的作用机制不同。突显合作者条件下,被试的合作行为受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共同影响。而突显不合作者则会破坏被试合作的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对提高合作行为起主要作用;突显合作者条件下,合作取向的被试更多受内在动机的影响,而非合作取向的被试则更多受外在动机的影响。在突显不合作者的条件下,合作取向和非合作取向被试的合作行为都受外在动机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15.

通过探究公共场所自动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配备义务的伦理与法理困境,发现公共场所AED配置率低与公众健康素养低已成为院外心脏骤停救治率低的双重挑战。借鉴道义论与功利论,剖析公共场所AED配备的伦理价值,总结公共场所AED配备的相关政策法规,分析各地AED配置的政府责任履行和社会参与程度,并厘清责任主体,调和不同主体间义务履行的利益冲突。建议推动公共场所AED配备成为一项普遍义务,以弥合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公共场所AED配置“鸿沟”,促进公共卫生资源的公正分配与公众健康受益的平等性。

  相似文献   
4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的公共危机背景下,涌现出大量个体叙事。从叙事学、叙事医学、医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的视角出发,对个体叙事特征进行梳理:叙事者身份与被叙维度的多元化,对疫情体验不确定性的回应,叙事命题的情感价值,人性基本需要与现实构成的矛盾等。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个体叙事作品的传播增强了医学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同时这些作品彰显的价值观也与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相契合。开放、包容,充满反思精神的叙事行为与路径,有助于人们于灾难降临时寻找生命意义,创建身份归属。  相似文献   
417.
2007年12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主办,加拿火维真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香港浸会大学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以及德国汉堡NMZ等赞助合办的"基督宗教与公共价值"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江西大酒店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海外的近180位专家学者参加或旁听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共收到学者们提交的学术论文60余篇,50多位学者作了大会发言.  相似文献   
418.
《学海》2019,(5)
树立科学公共利益观,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基本立场,充分挖掘中国传统利益观中的合理成分,批判吸收西方公共利益观中的有益部分。科学公共利益观是一种和谐包容利益观,既不主张个人利益无限膨胀,更不主张公共利益无限扩大,而是倡导在公共利益有限优位的前提下各种利益平衡共生。  相似文献   
419.
郝宇 《美与时代》2020,(2):64-65
文章以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为范本,探讨公共空间如何在乡村的"地方感"建构中发挥作用。研究表明,松阳县呈现出了两条不同的乡村建设路径:"空间"建构强调感官体验,"地方"注重文本叙事。前者以艺术主动介入"空间"建构,后者则以艺术化的手法参与"地方"叙事;前者的"空间"是断裂的,后者的"地方"是连续的。  相似文献   
420.
郭于华 《学海》2015,(4):30-34
毕福剑在餐桌上以调侃方式评论前领袖人物而引发的事件,关涉到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关系和界线问题,也和历史真相如何呈现、普通人的历史权利如何实现等密切相关。对此进行社会学的思考,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社会的结构性特点及其社会转型过程,并推进社会的多元共存和表达空间的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