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71.
372.
我国现行法没有对极端主义的法定解释,学理解释具有不稳定性,但可以通过分析构成要件为极端主义廓清轮廓。极端主义是否具备政治性、暴力性特征,学界尚存在认识分歧,但普遍认可极端主义具有排他性。尽管宗教动员是恐怖主义动员的主要方式,但极端主义如何诱发恐怖主义,需进行更多实证研究。对极端主义进行系统的社会治理是学界普遍认可的治理路径,治理理念差异与治理效果评估是当下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73.
非政治公共领域的性质决定了它对构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良性结构性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那么,如何促进非政治公共领域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呢?它的关键元素是什么?通过对中欧各自的历史文化、文明进程与非政治公共领域生存发展的态势之比较,揭示了平等、自治、权利、契约、民主、正义等文明因子正是非政治公共领域图存发展的关键元素.它旨在强调中国欲要促进非政治公共领域的蓬勃发展和构建中国社会的良性结构性基础,则需借鉴欧洲经验,重在打造具有这些文明因子的新型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374.
适度妥协是政治运行的灵魂。政治妥协作为现代社会化解矛盾、应对冲突、引导多元主体互利共存的理性方式,有着内涵丰富的伦理意蕴和重要的伦理价值。在社会冲突发生的公共场域中,政治妥协涉及个人伦理、行政伦理和社会伦理等多重伦理。然而,社会矛盾易激化、社会冲突易升级、政治妥协难以起效的现状,反映了社会冲突中政治妥协的伦理困境。从伦理危机生成的角度看,社会冲突中政治妥协失效是由于个人有限理性的显露、行政权责失衡的陷阱和社会公共理性的缺失造成的。而有效破解这一难题,推进社会冲突中政治妥协的伦理建构,基本的途径应该包括着力提升珍视道德理性的个人伦理、避恶扬善的行政伦理和追寻公共理性的社会伦理。  相似文献   
375.
刘念  李萍 《道德与文明》2020,(3):109-114
关怀是否能从私人领域扩展至公共领域,是关怀伦理面临的一个普遍质疑,它主要集中于两个问题:一是这种扩展的可能性,即来源于个人关系的"关怀"如何从心理上扩展至整个人类?二是这种扩展的合理性,即诉诸关怀会导致对权利的忽视。弗吉尼亚·海尔德的关怀伦理思想分三步回应了这个质疑。第一步,通过澄清关怀伦理要求扩展至公共领域的"关怀"是什么以及关怀伦理如何对待权利,海尔德对这两个问题做出了回答。第二步,通过说明关怀关系是个人、社会以至国际层面的关系都预设并依赖的一种关系,海尔德论证了以关怀关系为核心的关怀是一种为公共领域所需要的道德。第三步,以关怀伦理在限制市场和国际暴力等问题上所能提供的建议为例,海尔德进一步为关怀伦理扩展至社会及全球领域的可能性提供了辩护。  相似文献   
376.
公共艺术是公众选择下的艺术,这种选择存在公共艺术设计的整个过程,选择程度的不同决定它与非公共艺术的本质不同,合理控制与利用公共艺术中的选择性特征才是公共艺术作品成为公共艺术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77.
环境抗争的中国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环境状况的整体恶化,环境抗争行动的多发成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官方披露的资料表明,1990年代后期以降全国每年发生的"环境纠纷"达十多万起,其中包括数量不明但增加显著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据说在1995-2005年间并平均增加28%以上.如果说纠纷中的一方实际上是在进行维护自我权益的抗议行动,那么可以断定,中国每年发生的环境抗争行动的数量非常惊人.  相似文献   
378.
在伦理本位的中国社会中,差序伦理造就的人情化关系网络构建了强大的个体性社会资本,使其成为整合传统社会政治秩序的基础所在.这一历史轨迹的延伸,直接渗透于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的微观权力运作中,成为基层政权内卷化背后的隐性逻辑.现代性权力的运作机制唯有脱离传统的"统治-臣服"型二元模式,形成公共理性基础上的合作共治,方能实现基层政权边际收益的递增,从而终结内卷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79.
通道变迁:个体与公共组织的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学海》2015,(1):50-58
本文从政治社会学角度解释基层社会情绪政治化的现象。文章阐述了社会成员的组成关系变化,特别是他们和公共组织的连接通道中断时产生的影响。上世纪50年代,工作单位成为遍地存在的"代理政府",它们实际上承担着代表、应责、协调和连接的职能。但随着这一角色的收缩和广泛的社会流动发生,社会应责和协调机制式微,个体和公共的连接关系不再,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面临没有组织向自己负责的局面。在基层社会,发挥上述作用的社会机制衰退的程度,可以解释社会情绪的政治性转化。  相似文献   
380.
刘琼  江晨 《美与时代》2021,(3):55-56
语言是人类进行情感表达的工具,在艺术设计视域下进行城市表达,能够为城市树立良好的形象。文章将城市公共语言景观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艺术设计视域下城市语言景观设计理念,针对其设计问题进行相关设计要点分析,结合各地方城市标语案例,助力新时代背景下城市良好形象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