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学诚 《法音》2006,(9):3-6
尊敬的大会主席:尊敬的世界各国的宗教领袖们:三十六年前,世界宗教界的伟大先贤们以慈悲和博爱、智慧和勇气共同缔造了世界宗教和平会议(WCRP),以宗教智慧的火炬,照亮了人类共建和平的康庄大道。今天,当我荣幸地与在座诸位宗教领袖们一起探讨这个对世界人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永恒价值的大会主题时,我对创立世界宗教和平会议(WCRP)的世界宗教界的伟大先贤们表示由衷的钦佩;对几十年来不辞辛苦为人类和平事业殚精竭虑、默默奉献的“世宗和”委员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时,作为“世宗和”中国委员会的一员,作为致力于人类和平事业的后继者,…  相似文献   
222.
“八项规定”后江苏基层公务员思想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海》2015,(6):205-209
"八项规定"后江苏基层公务员普遍存在对新政策措施的认同感、对各方面压力的焦灼感、对工作的疲惫感和对未来的迷茫感。其突出矛盾和问题是:职业操守与官场生态的矛盾;心理预期与严峻现实的矛盾;自身能力与社会期望的矛盾;个人发展与体制固化的矛盾。有社会、管理及公务员自身等各方面产生原因。应进一步确立正确的公务员价值体系和行政伦理,使为官不易成为"新常态";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公务员的创造热情;进一步关心爱护公务员,充分保障其职业权利和职业尊严。  相似文献   
223.
张冰 《管子学刊》2010,(4):92-94
"八音"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分类法,在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中,木类乐器有着特殊的作用。木类乐器之属"柷"状如漆桶而有椎,"敔"如伏虎,背有鬛二十七,在礼乐中的演奏中分别用于乐起与乐终,起到了率领礼乐演奏起止的关键作用,后世"柷"、"敔"在儒家礼乐思想"八音和谐"中起到特殊的象征意义。进一步研究"八音"的意义所在,认识到木类乐器的作用更有着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224.
老子诞生地定位的历代记载实虚不齐,变动不居.本文通过穷搜相关文献和实地踏勘认为,明代以前历代朝廷认定的老子诞生地和亳州老子祠/太清宫位于今亳州市谯城区以西涡河沿岸50里范围内的支流交汇处.如果历史上涡河未曾大规模改道,明代以前的老子庙位置当在今两河口以东1里左右的涡河北岸.苦县遗址可能在今天的安溜镇一带.亳州太清宫在明以前历代均有修葺,名称屡易,享有皇家尊崇和供祀;元至正十五年( 1355)被刘福通的农民军拆毁.今鹿邑太清宫距谯城以西约40里,远近比较接近古文献记载,又保存了亳州太清宫的残存碑碣,但位于涡河南岸4里且无支流经过,地貌不合,明中期以后,也有老子出生地一说.涡阳县天静宫曾被明朝官修史志记载为老子出生地,其特色是李母流星感孕传说影响深远,然其地理方位与明以前史料记载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225.
游台纪行     
闻名遐迩的五台山,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和善男信女来游览和朝拜。因游客的信仰和情趣的不同,所看的内容也有区别:有的信仰佛,以朝山拜佛为主,他们不仅入寺礼佛,布施诵经,而且大多数要朝拜五顶(五座台顶)、三洞(佛母洞、观音洞、秘魔岩的龙洞);有的以观五台山佛国风光、文物古迹为目的;大多数则是慕名而来,在台怀停留数小时,看几个主要寺庙,  相似文献   
226.
房山石经是公元七世纪初叶隋代高僧静琬吸取历史上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废佛灭法的惨痛教训;同时也是秉承其师南岳慧思大师的遗愿,发心镌造石经,并闷藏洞穴中以备一旦再遭法难经书焚毁时,可充经本。静琬刻经的动机和目的,在他本人的武德八年、贞观二年、贞观八年和涅槃经堂题记中都叙述得十分清楚。从房山石经全部镌造的历史沿革来看,最初静琬只是选刻一些重要大乘经典,并非予先编校目录刊刻一部全藏。贞观十三年静琬示寂后,他的弟子代代相传,不断续刻,历唐、辽、金、元、明、绵续千余年,几经兴衰隆替,可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