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殊像寺座落于台怀西侧的凤林谷口,是五台山青庙十大寺之一。寺内主要建筑为院中央的文殊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斗拱嵯峨,翼角飞翘,雄伟壮观。1984—1986年间,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根据文物保护管理的有关条例,对大殿进行了落架大修。笔者参与了这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对殊像寺大殿的做法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2.
从佛弟子到被奉为诸佛之师,从代表般若智慧到代表整体佛教智慧,是印度佛教中文殊信仰发展的两条主脉。从争论文殊与普贤排名到提出"三圣圆融"学说,从确立五台山为文殊根本道场到建成佛教朝拜、修行、研究和弘法圣地,是文殊信仰中国化发展的两条主脉。特例性质的文殊信仰在中印佛教中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是中印佛教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03.
郜林涛 《五台山研究》2000,(4):25-26,46
八思巴是萨迦派的教主,萨迦派特别尊奉文殊菩萨,而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所以八思巴对五台山情有独钟。出于这种宗教上的倾慕,也为了给忽必烈祈福消灾,于公元1257年,八思巴亲往五台山朝礼文殊圣容,并用“千金铸为佛像,奉祀于五台山”。  相似文献   
104.
巴桑次仁  梁秦 《法音》2009,(8):59-59
本刊讯 8月7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了解到,在自治区三大文物维修工程即将圆满竣工之际,各寺院按照传统惯例和宗教仪轨举行了规模适度的佛事开光活动。  相似文献   
105.
东汉严佛调是传译大乘经典的第一位中国译师,也是我国传译文殊般若的第一位高僧。他所翻译的《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不仅阐明了文殊法的诸多重要思想及特色,而且指出曼殊室利位于诸菩萨之上首,从而宣扬了文殊信仰,促进了魏晋玄学和般若学的兴盛和六家七宗的形成,大大推动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6.
本文试图通过对华严宗初祖杜顺与五台山关系的分析,揭示中古东亚佛教宗派建构史上的一种模式:圣境与圣僧———指那些被视为菩萨化现的高僧———的双重交互确认。杜顺在中唐以后被视为文殊菩萨的化身,并于宋初被尊奉为华严宗初祖。本文首先考证了杜顺乃文殊化现这则传说的来源及其形成时间,进而追问这则传说产生的思想史背景,并得出以下结论:五台山在南北朝末期成为佛教圣山,并在唐高宗至代宗时代确立了其文殊菩萨道场的神圣地位,密教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华严宗人希望借助五台山来抬高自身的地位。以澄观为代表的华严宗人凭借《华严经》之于五台山文殊道场的经证渊源,提高了文殊在华严义学体系中原本并不突出的地位,创立了文殊与普贤并重的三圣圆融观。同时,他们通过僧传等文字,编纂了早期华严传习者与五台山的历史渊源,其中的代表就是杜顺乃文殊化身的传说。于是,杜顺通过五台山获得了神圣地位,而五台山则通过杜顺被确立为华严宗的圣山。五台山文殊信仰与华严宗构建起了稳固的相互关联,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7.
唐宋时期,五台山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从植物资源来说,五个台顶主要分布着花草,谷底到半山覆盖着树木,药材散布于各处。动物主要有老虎、白狐、白兔、白鹿、白鹤等。山中丰盛的植物、动物资源与文殊菩萨的幻化、显圣灵迹相融合,形成仙花瑞草筑灵境、万壑嘉木显殊异、丰饶药材凸神圣、珍禽瑞兽彰化现的局面,彼此的交融促进了五台山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五台山佛教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08.
寒山是我国盛唐时期的一位朴朔迷离的隐士和警励流俗的诗僧,以其传奇般的人生、感悟性的禅诗和警世化俗的思想,赢得了海内外民众的青睐、雍正皇帝的封敕,还被尊其为"文殊菩萨化身"。  相似文献   
109.
蒙古人与五台山文殊菩萨信仰,依据文献来分析,从元朝忽必烈与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开始,之后明清至今,兴建有蒙古僧众为主的寺院,如菩萨顶、罗睺寺、镇海寺、瑞应寺等。着重对忽必烈和八思巴与五台山的关系;三世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与五台山的关系;宗喀巴大师与文殊菩萨、大威德金刚的关系;五台山瑞应寺与察汗殿齐呼图克图的殊胜关系,以及五台山其他蒙古僧众为主寺院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0.
五台山文化的核心是文殊信仰,文殊信仰的灵魂是文殊思想。中道是文殊的主要思想,也是佛法的根本思想及佛教的特色,还是中国乃至东方的根本思想。因此说,中道就成了天下的中正大道,且具有世界观、方法论和促进人和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