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0篇
  16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学海》2017,(6)
南京大屠杀迄今已经过去了80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在"南京大屠杀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后,以往无论在形式上、制度上,还是理念上都流于简单化、平面化的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亟需全方位、立体化转向与深化。这是一项制度建设和理念升华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尤以理念转换最为关键,也最为艰难。后申遗时代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的转向与深化,首先要在史实教育层面避免简单化,向历史与记忆并重的历史叙事转化;其次在历史观教育层面要警惕"事件论"倾向,以"情境论"构建其人类学的普遍意义;最后是教育目标应适应时代需求,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要超越民族情感,构建全球意识,使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担负起维护世界和平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92.
论环境伦理学的“代内正义”的基本意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倡导“代内正义”是环境伦理学用于激发人们的“生态良知”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然而,“代内正义”究竟是谁之正义?这是环境伦理学所必须明确的问题。本文认为,任何以个体为出发点或仅仅局限于族类存亡意义上的正义观都不应当成为环境伦理学的“代内正义”的基本构成要素,而“全球性正义”或许正是环境伦理学的“代内正义”最为恰当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3.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五周年座谈会上强调:5年实践表明,共建“一带一路”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作出的新贡献,对于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上海的阿訇和伊协团体负责人之一,既深受鼓舞,又深感责任重大,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特此撰文,思考“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伊斯兰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
减缓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刻不容缓的共同责任。欧美基督教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利用其精神资源、经济资源和组织资源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并通过三个路径发挥了积极作用:影响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塑造气候治理的合法性和紧迫性(公众路径);影响企业尤其是大型跨国企业的战略规划及资金配置,推动节能减排和绿色转型(企业路径);影响政府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决策,通过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推动气候治理(政府路径)。基督教组织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5.
在新冠疫情期间,我们测量了中意英美4国民众对“混合得失”双结果跨期选择的偏好,从中推算出5种全球主要纸币及黄金的贴现率变化趋势,发现:(1)在中国民众眼中,各货币中人民币的贴现率最小;而在意英美国民眼中则没有差异;(2)中国人仍对硬通货“黄金”保持信任(即人民币与黄金挂钩);而意英美国民却没有(即美元等与黄金脱钩)。我们的发现或可作为衡量疫情危机中民众对各纸币信心指数与集体信任的行为标志物。  相似文献   
96.
人权的普世意义一直是全球正义关注的焦点,也是后者的基础。罗尔斯的《万民法》将全球正义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而《万民法》中的人权观也引发了诸多争议。概而言之,罗尔斯支持了一种具有普世意义的人权观,并以之作为万民法的基础。但由于罗尔斯注重程序正义,拒绝任何形式的人性理论,他的人权观缺乏完善的论证基础。而且,由于罗尔斯过多强调人权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功能,这使他的人权清单内容比较"薄",对合宜等级社会也比较宽容。理论上的这些特征引来了不少学者的批评。  相似文献   
97.
周俊 《现代哲学》2006,(2):25-34
全球公民社会作为一种兴起于上世纪末的新话语,在新世纪初已备受关注。西方学术界围绕着全球公民社会的概念、全球公民社会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全球公民社会对现实政治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并且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阵营。虽然西方的全球公民社会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仍表现出规范性研究不足、研究主要囿于自由民主框架中等不足之处。我国学者已分别从国际关系、政治学和政治哲学的角度关注全球公民社会,但从总体上看,这一领域的研究力量还比较薄弱,成果不足,进一步的研究有待作出。  相似文献   
98.
罗马教廷统计处日前发表截止公元二千年全球天主教的统计数字。这项统计数字是与1978年的教会概况作比较的。根据最新资料,1978年全球天主教徒人数为757000000人,公元二千年,全球教友人数约为100500000人.即增加了38%:在这22年期间,教友增加最多的地区是非洲,多了141%,增加最少的是欧洲,只有5.8%。  相似文献   
99.
全球政治伦理是人们在全球化时代的一般性政治价值规范和约束规则,它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以资本增殖为核心的经济增长逻辑在全球扩张的影响而面临多重困境。"一带一路"是中国改革开放在当代的深化发展,其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蕴含着平等、公正等政治伦理内涵,顺应了当代全球政治伦理变革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对中外政治伦理的反思、扬弃与发展,是中国为全球政治伦理变革贡献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00.
论医学宽容——兼全球生命伦理是否可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宽容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一种成熟的伦理风格,一种时代精神,是生命伦理学的重要内容;应提倡和关注宽容主义,宽容伦理学的建立对医学和社会发展有极重要的意义,生命伦理学尤其需要宽容技术,宽容使全球生命伦理的建立成为可能;我们应争取主动快乐的宽容,宽容不是放弃思想,而是选择自由。如果没有宽容,就没有全球生命伦理,就没有人能够很好地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