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有的人摊上了好事儿、喜事儿,或真的"心想事成"了,就手舞足蹈,喜形于色;若遇上倒霉背运、遭殃受难的事儿,立马心烦意躁,满面愁云。这种人有喜则喜,有忧则忧,不饰遮掩,感情外露。这岂不是做人的坦诚与真实?对于这般赤裸裸的、从里到外透着真实的人,人们历来看法有别、褒贬不一。有人喜欢含蓄荣辱不惊的人,认为他们深沉稳健理智,心里藏得住感情的千变万化,终成大事。有的人虽然不公然反对有城府、含而不露的人,  相似文献   
52.
《佛教文化》期刊(1992.1—2)中,载有张中行先生写的《禅的禅外说》一文,他举出禅外说禅的四点理由:一、有怎样想就怎样说的自由,没有在禅堂参禅的麻烦。(不求参究但要弄清开悟所得是怎么回事?)。二、禅,作为文化史的一种现象,记述事实,分析因果,评定是非,只能站在禅外。三、禅境迷离恍惚,难于理解,必须使常人清晰易解,容易接受。四、有关史料问题,去伪存真,应站在禅外。其中心思想,如他说:“说禅,我站在禅外,以科学常识为依据,解释、衡量看似难解的种种。”他如何以科学常识解释禅。  相似文献   
53.
鄂淑华 《天风》1994,(5):19-20
少年人讲前途,老年人谈以往。蒙神带领今年已经八十六岁,回忆一生的经历坎坷不平,概括起来有三次火的试炼。 不幸的身世 神使我出身为一个孤儿,没有尝到父母的爱,只把奶父母当着自己的父母。六岁被接回孤儿院,心中常常难过,想到自己是孤儿,是世上最苦的人,享受不到亲生父母的疼爱体贴,似乎低人一等。长大了不愿意人知道我的身世。常想,世上那么多的人,神为什么叫我做孤儿?  相似文献   
54.
<正>我是第一次来龙泉寺,早就有期待来看看北方这家著名寺院,期待有这样一个机缘与大家交流。佛教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表现在其思维方式上,而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说是一种否定形态的思维方法,也可以称之为"遮诠法"。"遮"即否定,"诠"即说明。以此方法来展示或认识事物。1."遮诠法"在佛典中的主要展现遮诠法所强调的一种基本思想是:对于事物的本来面目或最高实在不能采用正面表述的方式来展示,而是应采用不断否定各种有关名相概念  相似文献   
55.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是把主要依靠“教”转化为(在教者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的教育,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无数事实说明,生本教育是一种成效显著、十分成功,深受欢迎的教育。而在中职学校实施生本教育,正好符合中专生好动的性格特征。因此,研究生本教育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6.
武华 《佛教文化》1995,(5):14-15
市声喧嚣,独留此一处的幽静! 矮墙迂回,似长长的围绕起来的手臂将满园的春色揽于怀中;将深柳塘和深柳堂揽于怀中;将金陵刻经处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揽于怀中。 雨霁日暮时分,客居南京的我,一种孤云无托东流西荡的漂泊感倏地涌上心头。为遣此愁怀我漫步金陵刻经处。我6月20日从这里离开,何苦8月20日又重来?  相似文献   
57.
史经鹏 《法音》2014,(6):26-30
正竺道生(355?-434)是中国南北朝初期的高僧,在《大般涅槃经》传到南京之前,即倡言"一阐提亦有佛性"的佛性悉有论,被后人称为"涅槃圣"。《涅槃经》的主题之一是法身常住,那么道生的法身观是否受到此经的影响?本文将在此问题意识上重新观照道生的"法身无色"和"佛无净土"思想。对道生此二说,汤用彤先生略引经证,然仍有未尽之处[1]。兹分别论述。一道生对法身和色法的观点,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其中以日本学者古田和弘及木村宣彰等为代  相似文献   
58.
作为一名初中的班主任,我对体育生深恶而痛绝之。虽然我知道,学校招收体育生自有学校的道理,作为特长生他们只需普通学生三分之二的分数,就可以稳入高中的校门,靠他们至少可以把升学率提高几个百分点,但不知道学校领导是否还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他们晚不睡早不起,下课乱跑上课睡觉,三五成群勾肩搭背,在同学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怕是远远大干他们对升学率的贡献。  相似文献   
59.
唐睿宗陵园道教石刻入藏西安博物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萧湘 《中国道教》2008,(1):43-43
2月12日,西安收藏爱好者乔连学将收藏多年的"中央黄天真文"石刻无偿捐赠给西安博物院。有关专家称,该石刻为唐睿宗李旦陵园——桥陵的镇陵石刻,大约在清末民初出土传藏于民间。  相似文献   
60.
世间万物本无界限,是人类抱着认识世界的目的,给各种物体命名、定义各种概念,于是才有了界限,使生活成为划分界限的过程。生活经验因此被分解得支离破碎,这样不仅离间自我,也离间他人,甚至是世界。自我的觉识被分割为许多对立的范畴:主体-客观、生命-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