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枯萎之美     
小区有位老人,养花弄草,我喜欢光顾他的小花园。奇怪的是,堆红叠翠之中,还有一盆死树,特别刺眼。而且,老人还像伺候花草一样煞有介事地给这盆死树浇水。这棵死树,原是一个门面开张,别人送的发财木,俗称摇钱树。这种树,属亚热带树种,不耐寒,冬天,树死了,被主人遗弃,老人如获至宝,将其捡了回家。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12,(5)
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己接近1.8亿,且每年还在以500万至800万的速度增加。老年病及后期康复与护理亦存在诸多问题。面对社会需求,国内教会积极投身敬老服务事工,在社会上做光做盐、荣神益人,使得老人可以颐养天年。  相似文献   
13.
因为急性心肌梗塞,我住进了医院,幸亏抢救及时,才得以顺利出院。在医院这段时间,我似乎看透了人生的一切。邻床刚刚还有说有笑的老人,不久就没了。前几天还从门口打饭经过的阿姨,却听说已走了一天多了。原来,生命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老人的家庭养老已经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公共问题.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家庭养老所凸显的代际伦理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大多数留守老人在经济上的自立性、生活照料上的自理性、与子女沟通的低频度表明传统的“赡养”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是,外出子女对留守老人普遍的经济支持,情感互诉的高支持度又说明传统的“孝道”观念仍然发挥作用,大多数家庭亲子关系良好,以“奉献”主导的代际伦理的非对称性在维系着家庭养老实践.如何弘扬传统养老美德并实现现代转型,建立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相结合的多元养老保障体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从小农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化生产的视角对农村孝道嬗变的历时性考察,可以看出农村孝道嬗变的内在逻辑,伴随着农业生产从自给自足到社会化生产,老人的经验、技术和价值取向的现实效用不断下降,逐渐丧失了其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主导作用,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从主导转向依附。加之政治运动、市场经济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冲击,最终导致作为中华民族两大基本传统道德准则之一的孝道不断被淡漠。  相似文献   
16.
枯萎之美     
小区有位老人,养花弄草,我喜欢光顾他的小花园。奇怪的是,堆红叠翠之中,还有一盆死树,特别刺眼。而且,老人还像伺候花草一样煞有介事地给这盆死树浇水。这棵死树,原是一个门面开张,别人送的发财木,俗称摇钱树。这种树,属亚热带树种,不耐寒,冬天,树死了,被主人遗弃,老人如获至宝,将其捡了回家。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南京市鼓楼区文明办、文化局和反邪教协会及有关部门联合在鼓楼公园举办了《老骥伏枥、正气浩然》书画展,一百多幅书法、国画作品和十多幅宣传漫画琳琅满目、异彩纷逞,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前往参观。“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巨幅标语阐明了书画展的鲜明主  相似文献   
18.
释智随 《法音》2002,(2):20-24
蒲益大师(1599-1655),号智旭,字素华,别号“八不道人”,晚称“蒲益老人”。俗姓钟,江苏吴县人,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并被后人尊奉为净土宗第九祖。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他希望退位后,能够去一家农场当农民,这或许只是他随便说说而已。而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老人,在退位后,真的解甲归田,当了一名普通的农夫。他就是曾做过湖南省、江西省省委书记和全国政协副主席的77岁老人毛致用。一个从庙堂之高列江湖之远的人,却悠然自得,心如止水,令人敬佩不已。[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经济网]近日,山东日照一位66岁的单身老汉自办了一出"活人出殡"。他邀请了亲朋好友和村民,花了一万六千元请乐队、买寿衣,为自己举办了一次葬礼,这样另类的举动,吸引了众多村民和媒体的注意。老人说,自掏腰包"死"一次,是为了验证自己在亲人、朋友心中的位置,看一看死后有多少亲朋好友在乎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