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在《中庸章句序》中朱子指出,《中庸》乃子思为承传儒家道统所作,而道统所系便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治心工夫,所以《中庸》也被视为孔门传授心法之书。在明代心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02.
器是物自身,形是人心对器的感知,而道又是对形的抽象提升。形在道、器之间,形的存在与意义常被人们所忽略。器、道、形三者之外还有一个“心”字,最为重要,是构成世界、组建社会存在的基础与前提。但它与器是永远有隔的。器是人心的界限。作为最凝练、最具有概括性的道学,哲学不关乎器,至少不直接与器相联系,而只是对关于器的所有道学的再度总结。科学直接关乎对象,而哲学则是最高程度的形而上,始终与对象保持一定距离。最严肃、最艰苦而又最具有征服力的哲学追求一定是指向本体之物(器)的。“物是什么”不可问,“哲学是什么”也不可答。问不可问之问,说不可说之说,把哲学推向其本身永远无法企及的境地,这是哲学家永远不可超越的游戏。  相似文献   
903.
宏度 《法音》2003,(4):49-49
本刊讯3月15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扩大会议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副会长、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和部分常务理事、理事共52人出席会议,会本部各部室负责人列席会议。中共中央统战部二局蒋坚永副局长、国家宗教事务局一司徐远杰司长莅会指导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圣辉常务副会长主持。会议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讲话;听取了一诚会长的讲话;听取了圣辉常务副会长所作的《关于中国佛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以来主要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通过了本会2002年的工作…  相似文献   
904.
倪培民 《哲学动态》2023,(7):46-54+128
“平庸之善”是由阿伦特“平庸之恶”一词引申而来。儒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正可以说是“平庸之善”,即善行成为人们无需思虑决断的常态。这种常态需要个人的基本道德修养,更需要合适的社会环境条件。传统儒家“风行草偃”的观念揭示了个人修炼功夫与社会条件的关系,即个人(尤其是社会精英层)的功夫可以“外体化”为社会风气(文化)和社会体制,而大众的功夫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和体制的“功用”表现。只有当个人的德性“外体化”为相对独立于个人修持的社会存在,形成体制性的保障和文化氛围,才能防止“平庸之恶”的泛滥和促进“平庸之善”的形成。从作为整体的人类生存状态来看,功夫的提升就是“人类的成熟”;个人功夫“外体化”为社会的体制和文化,就是人类总体功夫的“体身化”。  相似文献   
905.
从“四端之心”开始,以经验知识的解释进路来叩问良知之存在、表述良知之呈现,存在着一条值得被注意的哲学史发展脉络。通过简要梳理这一哲学史源流,并特别说明杜维明、黄勇在回应西方哲学的基础上分别提出的“体知”与“动力之知”理论,我们可以认为,以经验知识的进路解释良知如何呈现,需要以良知不学而能的先天性与其呈现于经验中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给予“经验知识如何触发良知”和“良知如何运用经验知识”两个核心问题以有效的解释。同时,认知能力的提高与经验知识的积累都影响了主体对当下道德场景的把握,从而也参与到良知直下的判断中。  相似文献   
906.
吴超 《美与时代》2023,(10):63-65
八大山人在绘画领域成就极高,花鸟走兽都被其赋予了独特的艺术思考,但我们在关注其猎奇画面的同时,需要对其作品中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入思考,这样才可以真正领悟八大山人绘画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八大山人一生以明代遗民自居,被时代抛弃的孤寂之感在他内心膨胀。八大山人通过入佛修道来躲避政治诡谲之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催生出独特的自由美学思想,这种美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有关。正是青灯古佛、悟道观花的日子,给了创作者与宇宙人生连接的机会,使其基于对道家思想的充分思考形成了浓重的自由意识,在道家自然观的浸润中滋生出“逸”的绘画品格。此外,禅宗的艺术特质也完整了八大山人的艺术构造,使其作品从神品向逸品转移,最终孕育出自由美学的一片笔墨天地。  相似文献   
907.
高源 《中国哲学史》2023,(5):121-128
道家作为中国信仰文明的根底何以最早走向北欧是东学西渐史研究的关键问题。随着北欧道家经典传译线索的浮现,芬兰与瑞典在推动中国道家哲学走入斯堪的纳维亚世界起着先锋性作用。虽然争锋性的最早译本均显现于1907年,但却揭示出不同的诠释方法与传译路径:基于欧陆转译的芬兰文首译展示出神智主义视角下“以神释道”的格义路向,而长期在华播道的瑞典传教士符恺励则契入王弼注本开启了“契道合本”的直译路径。这两种诠释路径折射出北欧对中国道家哲学早期接受的不同形式,对后续中国哲学经典在冰上丝路中的传播提供了重要启示。“神-道”格义与合本的方法论为当前弘扬道家智慧并深度推进以“道”符号为精神内核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海外传播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理论镜鉴。  相似文献   
908.
孟子的“养气”工夫,自二程提倡以来,便成为理学的核心话题之一。朱子老师李延平的独到理解丰富和发展了这个话题。他极为突出养“夜气”的地位,而对“浩然之气”采取回避的态度。在他那里,“浩然之气”和“夜气”虽然都是人体内生之气经过义理规范、调顺出来的结果,但有着明显的区别:“浩然之气”是实践主体在“养勇”、应事的情境中出现,带着外发、刚硬的色彩;而“夜气”是学者明显思维、情感活动停息后自然呈现出来的,更具内敛涵养生发的品格。虽然“养夜气”、“体验未发”两项工夫相近,但前者更方便初学者下手。这正是延平主动引导朱子从事“养夜气”工夫的原因。  相似文献   
909.
江户时代,中国道教修行者澄相公进入日本。他将自己所传承的道教特有的生命哲学、医学理论和修炼技术传授给日本居民大久保道古。大久保道古信受奉行,明确表达自己的道教身份认同。他著书立说、借医行道、授徒传道,开展着自己的信仰活动。此为中国道教医学在日本的实践与传承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910.
学者将李斯“焚书坑儒”归罪于荀子的做法有待商榷。荀子固然有“以政摄言”思想,主张以暴力手段对待异端邪说,但这并不会导致“焚书坑儒”,因为此事乃李斯行商鞅、韩非之说所产生的结果。在战国末期,即将建立的统一政权且日臻成熟的君主专制制度已不能容忍诸子“不治而议论”,“以政摄言”由此而生。不过,由于荀子将礼义之道视为评判学说是否为“异端”的价值标准,故“以政摄言”不至于成为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据此,该说仍展现着儒家“道尊于势”的观念,并区别于法家“以政摄教”之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