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辩驳与羞耻     
林丽娟 《世界哲学》2017,(3):110-121
本文主要关心所谓苏格拉底式辩驳与羞耻感的关系。一种传统的解释认为,苏格拉底常常采取欺骗和反讽的手段来反驳其对手,使其产生一种负面和无益的羞耻感。本文希望重新解释苏格拉底式辩驳与羞耻感的关系。本文一方面尝试证明,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式辩驳作为对真理的共同探讨,是智者式辩驳的对立面;另一方面试图论证,苏格拉底式辩驳所关涉的是一种好的羞耻感,它应有助于人们对于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862.
宗教中国化的根本属性是长期性,当代中国宗教依旧面临着中国化的问题,具体而言中国宗教要达成对当代中国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核心价值文化认同。赵朴初的人间佛教思想集中体现了佛教的当代中国认同,它将"人间佛教"的核心内容(佛教人本关怀哲学和人学菩萨道教法)置于社会主义文化语境中重新涵化,表达了中国佛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接契,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认同;进而倡导中国佛教自利利他、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服从服务国家民族最高整体利益,服务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中外友好交往。赵朴初的人间佛教思想可为当代中国宗教中国化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63.
《学海》2017,(5):141-146
贯穿《存在与时间》的思想,作为一种"在场呈现"的哲学思想,始终与当时处于运动中的海德格尔本人的反思过程紧密相关,也自然紧密地与作者此前此后的思路保持内在联系,尤其是集中地显示海德格尔个人对自身生命自我呈现的反思深度;因此,有必要就生命、存在、思想、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复杂性循环互动游戏进行考查,必须集中显示"存在"的生命性及其"在场显现"的实际生命活力,并进一步超出《存在与时间》的范围,像海德格尔本人那样,沿着其活生生的思路,从《存在与时间》发表之前出发,透过《存在与时间》的内容,进一步深入到它发表之后的"流浪"旅程,探讨海德格尔哲学思路的活力及其在哲学发展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64.
司强 《现代哲学》2017,(4):24-29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康德哲学中的"自在之物"不再仅仅是解决近代哲学中的认识论难题或者重构形而上学的努力,而且是物化现象的理论表达。在卢卡奇看来,《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可视为对"自在之物"问题的不同解答,并且为后康德哲学解决物化问题开辟了道路。以"自在之物"概念为核心,卢卡奇在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之间架起了桥梁,为理解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开辟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865.
2016年8月23—24日在江西九江学院召开,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办,九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共同承办。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9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以探究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为主题,围绕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结合科技文化建设展开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866.
阳春三月,全国期盼、全球关注的“两会时间”如约而至。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肩负国家重托、人民期待,齐聚首都北京共商国是,谋划大计。来自全国各地的伊斯兰教界代表委员们同样带来了老百姓想说的心里话、想实现的美好心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正能量。  相似文献   
867.
共情是个体设身处地地共享并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的心理现象,是道德与利他行为的动机源泉。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蕴含着具有深远理论意义和生动实践意义的共情观。本文将共情的情绪与认知两种成分作为视角,对儒家经典文本中的共情观进行梳理、分析与比较,发现儒家文化中的"恻隐之心"、"一体之仁"、"忠恕之道"、"絜矩之道"等思想观点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接物待人道德伦理观的同时,在社会交往、理解他人等方面与共情具有相同的心理机制以及心理学原理。基于此发现,未来在继续探究儒家核心观念"仁"等文本与共情的联系与区别的同时,还可以针对儒式文化中的共情观,进一步尝试实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868.
元认知监控包括自我监控和监控他人。本研究用两个实验分别探讨了小学低年级学生自我监控和监控他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实验一采用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任务,来探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我监测和监测他人。实验二采用难度不同、分值不同的计算任务,来探讨学生的自我控制和控制他人。研究发现:第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我监测和监测他人都会以前期任务表现为依据,支持MPT假说。而且,自我监测和监测他人都在二年级表现出了明显的转化和提高。第二,小学低年级学生在监测他人时,逐渐由以自我信息为依据调整到以他人认知状态为依据。第三,元认知控制能力的发展落后于监测能力。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仍旧不能很合理地进行自我执行和计划他人。  相似文献   
869.
战国中后期王道与霸道代表了当时既有的两种政治理念,而帝道理念的兴起,则是和黄老道家试图超越王霸之辨的考虑有关。他们在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兼采王霸之道的相关主张,尝试建构一种新理念以顺应日趋统一的社会形势。关于帝道的合理性,黄老道家主要是从天道自然的层面进行论说,不同于儒家将王道的基础诉诸仁心,也不同于法家霸道基于功利实用的考虑。在治国方略上,王道观念重贤能轻法制,霸道学说崇法制抑贤能,而帝道理念则是主张贤能与法制二者并重、两相结合,希望通过法制立国与贤能治国这两个维度,共同保障帝道无为的实现。这种兼采王霸之所长的思路在后世政治中有一定的体现,"霸王道杂之"的治理模式与这一理念不乏暗合之处。  相似文献   
870.
清代学者钱大昕是最为典型的考据学家,考据就是他学问的全部。其学术理念和学术实践都与宋明的义理之学迥异其趣。然而,钱大昕不只是考据学家,他还是虔诚的儒者,因而他即便对义理和义理之学持否定态度,也不得不以明道为旨趣。基于这种特殊心态,钱大昕只能调停于训诂和义理之间,祭出"训诂即义理"的权宜之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