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磨刀石     
孩童时期,常见妈妈做篦梳活。把粗壮坚硬的毛竹变成一把把齿纤而匀的篦梳,其间的工序很多。妈妈先要将竹片的四边按规格削平。为此需要用到两种刀:一种叫"挤门",就是两把一定弧度的弯刀,装在木架上,将竹片的两边按规格削平;另一种是"平刀",是负责将竹片的上下两端削平。经过这两个程序,竹片会削得十分光滑,梳头时竹刺就不会刺到头皮。"削竹"对刀的要求  相似文献   
72.
19号文件在理论、方针和政策层面都是对此前党的宗教工作实践经验的新概括,也是以后党的宗教工作理论、方针和政策逐步形成、逐渐明确和日臻完善的新起点。1982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一文,即中发1982年19号文件。  相似文献   
73.
今年,是中发〔1982〕19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发布30周年。30年来,19号文件指导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宗教问题一系列新的理论认识的形成,指导了  相似文献   
74.
在近代中国,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命题,主要是针对西方来华传教势力兴办的基督教大学。近代中国基督教大学世俗化的因素,更多地来自社会变革运动的冲击。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基督教教会大学的办学宗旨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的现代教育法规,国立大学的竞争,特别是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推动了中国基督教大学的世俗化进程。  相似文献   
75.
千里终须别,曲终人须散,天下筵席无不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再没有比离别更令人无奈和伤怀的事情了。吃饭,是人最基本最寻常的行为。通过吃饭,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直接最真实的一面。咀  相似文献   
76.
本文拟就当代台湾佛教文学研究的几个主要诠释建构者及其相关论述,提出学术史视野下的简明考察,和有关彼等研究特色及其深具学术突破性观点的扼要解说。敦煌学、禅与诗、僧传和经典文学四者,就是本文解说的重点。  相似文献   
77.
调查发现,近年来郑州市公民道德状况整体上呈现出不断进步的态势,包括对社会公德的总体认可、对职业道德的基本肯定,对家庭道德、网络道德的客观评判等,但也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刚性规定的引领和约束;通过多种途径强化道德领域的专项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强化公务人员的道德表率等应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78.
校园暴力现象的伦理病灶在于"你—我共生"的伦理同一性被消解,表现为个体无法在学校及宿舍的人伦关系中获得认同感、归属感,无归属感的个体在精神世界处于孤独状态,在生活世界中个体行为完全听命于任性与冲动。如何使个体在实体中找到归属感并使个体冲动具有伦理合理性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其应对策略为:一是恢复学校作为人类文明传承者的伦理身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塑学校、教师对学生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双重保障与呵护,使学校、宿舍成为学生的"生活之家"与"精神之家",唤醒学生的"集体记忆"和"同根意识";二是彰显教育的伦理本性,通过教育使个体行为超越人的自然冲动状态,实现个体自然冲动—义务—幸福的转化,使其成为有教养的人。  相似文献   
79.
重提"源原之辨"这一概念主要是针对目前在研究传统文化中出现的一些方法论上的问题,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应做到优秀传统文化("源")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时代要求("原")相整合。研究传统文化,就应该敬畏传统,与传统进行平等对话,而不是像有些学者那样,简单地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作一一对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80.
<正>本期排在前面的几篇文章,都专门或者也讨论到了宗教与道德问题,包括一篇讲宗教与科学的文章。自从科学无神论产生以来,宗教有神论先是和政治分离,自然,也不能再过问军事、经济等问题了。由国家主导的教育,也借此逐步从有神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学术上,先是科学,后是哲学,也都脱离有神论而自立。在人类公众生活领域,只有道德,还被有神论当做一张牌在到处炫耀。什么"离了宗教就没有道德","信了教就道德高尚"之类的宣传,不仅常常出现在一些宗教家们的言论里,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