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感受被设想为有双重功能:第一,感受作为呈现性内容,是意向性的经验基础;第二,感受作为意向性活动的认知充实,在对经验性意向行为的明证活动中充当认知理由。胡塞尔早中期现象学中,感受还被刻画为被动性、非概念性和非构造的内在于意识的素材;而在先验转向之后,胡塞尔倾向于修正这一理解,感受拥有主动性,概念性和构造性。然而,这两种理解都会从构造和认知理论上带来两难困境,要么无法解释意向与认知活动的经验根基,要么会走向观念论。这个两难困境根植于感受概念本身,或许可以在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中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62.
李鸿 《法音》2021,(2):19-24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东盟时提出的战略构想。丝绸之路自秦汉时期开通以来,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中国着眼于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十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节点,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63.
毛艳明 《学海》2008,(2):182-185
自由、主体、实践理性、善良意志、意志自律以至"绝对命令",在康德那里是相通的概念.正是独立于客体的主体概念奠定了道德的基础.在康德纯粹理性所划分的学科体系中,道德形而上学是作为伦理学的纯粹部分而存在的,它关注的是人的终极目的,涉及的是人的全部使命,体现的是人的高贵和尊严.所以它是优越于人类理性的任何其他追求的,而其他学科都是要为这个最高目的服务的.这是整个康德伦理思想的起点.康德伦理思想注意到了人生、人的理性的双层追求,力图将它们统一于整个先验哲学之中.  相似文献   
64.
戴继诚 《现代哲学》2001,1(3):83-86
“纯粹概念图式”说是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重要内容。“图式”一词有许多种不同译法,如“范型”、“构架”、“范式”、“图型”等,它指一种由时间表现出来的结构,但这一结构是“先验”的,它与经验的图象,尤其是心理学上的“意象”(image)有很大的不同(详下文)。康德提出这一理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知性纯粹概念”如何运用到感性直观上去的问题。按照康德的理论体系,纯粹知性概念——范畴是先天的,它来源于思维主体而非经验。他写道:“先验分析论乃将吾人所有之一切先天的知识分解为纯粹悟性自身所产生之种种要素。在分析时,首先应注意以下主要四点。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科技迅速发展,学术上交流频繁,学科间交叉融汇,已成为文化发展的一大特色.这种跨领域、跨学科的文化交融现象,反应在艺术教育中,就形成了综合性艺术教育思想.文化发展和自然现象发展规律相似,总是纵横交织,不断演化的.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综合性艺术课程的构想和理念的提出,对于音乐和美术课程的交融,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6.
田标 《心理学探新》2009,29(5):13-17
康德主张对象必须符合主体的认识条件,即与特定的形式相符合,这与认知心理学上的特征觉察器相一致。特征觉察器是对特定的刺激物作出特定反应的高级神经元组织。康德的先验形式的问题可以用特征觉察器和特征捆绑等神经组织和神经过程来解释。特征觉察器可为审美先验形式提供生理心理基础,也可以使康德美学的主客之争得到相对缓解。  相似文献   
67.
以往研究显示,动画教学的效果很可能受到学习者先前知识经验与动画速度的影响。研究选取高经验和低经验的学习者,操纵动画播放速度为快、中和慢三个水平,利用眼动仪记录学习过程中的注意,探讨学习者经验和动画速度对学习效果和注意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即时测验上,学习者经验和动画速度没有交互作用;在延迟测验上,低经验者在快速下成绩优于中速;高经验者对图片注视时间长于低经验者。研究认为,在即时测验上,学习者的经验水平不会影响动画速度的教学效果;在延迟测验上,低经验者在快速呈现动画时学习效果更好,学习者经验和动画速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更可能随着时间推移体现出来;基于整体型学习材料,高经验者比低经验者更关注图片。  相似文献   
68.
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评海德格尔对康德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一方面,海德格尔在他的《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中所发挥的对康德的解释,没有停留在单纯字句,而是带有大胆的探索性质,带有真正哲学探索的标记,它始终让我们置身于问题本身,并使这些问题保持着真正的力量和自身的原初性。然而,另一方面,由于海德格尔的解释在最重要的方面采取了“武力索取”的方法,它没有公正对待康德明确坚持的感性与知性的二元论原则,就此而言,海德格尔的解释无异于是在用武力侵犯康德思想,强行让其屈从于自己的形而上学问题。本文坚持认为,领会康德思想的最确定的出发点就是要坚持康德的认识能力二元论原则,以及由此派生的“现象”与“自在之物”、“感性世界”与“理智世界”和“经验”与“理念”的二元区分。  相似文献   
69.
数学哲学在当代更被分析哲学阵营所重视,但胡塞尔式的先验现象学对数学哲学研究可以提供新的视角和资源。在分析传统的数学哲学中,人们更多的是通过一种还原主义式的自然主义来解决数学哲学问题,他们试图将抽象的数学对象还原为物理对象;与此相对,先验现象学则从第一人称视角的纯粹意识出发,就数学经验本身即数学对象的显现模式,来理解数学对象。通过对自然主义进路和现象学进路的比较,本文试图说明,现象学进路可以更好地用来做数学哲学。  相似文献   
70.
道德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航 《世界哲学》2004,(6):73-83,92
绝大部分伦理学理论都面临其在现实世界中无效的困境,这由伦理学的理论性质本身所造成.人们的道德观和道德行为不是通过伦理学,而是通过许多其它不同的途径来获得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