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张培 《美与时代》2014,(4):98-9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尤其是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于是各种艺术形式呈百花齐放之势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人们的眼界越来越宽阔,鉴赏水平也不断攀升。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视觉艺术的表现语言更是丰富多彩,充实了人们的生活,带给人们美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22.
穆丽芳 《美与时代》2014,(6):107-108
艺术与生命是一种共存与共灭的密切关系,艺术的创造与发展离不开人类情感的倾注。在漫长艺术史中,人类的情感赋予艺术新鲜的活力,人类用抽象的艺术思维去创造尽量脱离物质而表现精神现象的世界。不管是音乐、美术还是诗歌、建筑,艺术无不以其别具一格的形式诠释人类的生命,艺术只有将情感对象化,并以各种形式变现出来,才能称之为艺术,因此我们感受艺术的美,艺术带来的幻想的同时,艺术越来越成为我们身边不可或缺的主体。  相似文献   
23.
产品设计是以产品这一实物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它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按照功用规律和审美的规律来创造。产品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技术主要追求功能美,艺术主要追求形式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当技术相对于产品来说已经不成为主要问题的时候,形式审美就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品设计迫切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产品的形式与审美的关系,用“美”的尺度,设计制造富有形式美感的现代“艺术品”--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24.
奎因对模态逻辑的批评包括:(i)因为模态语境是指称不透明的,所以对其量化纳入没有意义;(ii)一些关于必然真理的经验知识与关于必然性的语言学理论不相容;(iii)模态语境中的量化纳入承诺了“亚里士多德式的本质主义”。丘奇,克里普克和福雷斯达尔对奎因提出了批评。他们提出,模态构造应该是外延上不透明但指称上透明的。奎因式诉诸于模态环境指称不透明的批评,在不采用单称词项的模态逻辑中不成立。他对本质主义的批评引入了一种必然性,但这种必然性没有办法用语言陈述词项进行解释。通过对语言中名称使用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有关包含名称的同一性陈述的真值的经验知识,和卡苏洛称之为“一般模态地位”的先验知识是相容的。既然奎因论证了真同一性陈述的必然真是逻辑真,而且所有逻辑真都遵循戴维森式的意义理论(另文讨论),那么我们可以给出一个关于包含名称的同一性的真陈述的模态地位的先验知识的语言学理论。  相似文献   
25.
舞台与讲台     
计文 《天风》2018,(1):1-1
圣诞节也许是不少教牧同工最忙的节日,在我过去担任堂里主任牧师时曾调侃自己:'你圣诞快乐,我圣诞忙碌.'一位90后青年教牧在微信上也自嘲'累得趴下'.其不太开心的原因是因为:'现在教会的圣诞聚会,为什么非要弄得像草根‘春晚’?'陕西的一位牧师在博客上曾提到这样一件事:几年前他受邀在某教会圣诞夜的聚会上讲道,但'晚会编导'却告诉他,因节目众多,最多只能给他5分钟的讲道时间。他先是顺服了,但事后却为该教会重演出、轻讲道的做法感到愤愤不平……  相似文献   
26.
武强年画是流行于华北一带的民间木版年画,因其产地在河北武强县而得名。据现存资料记载,武强年画产生于宋末元初,至今已有500多年。年画用直观的艺术形式,生动地、多层次地再现了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在符号艺术、宗教、文学等方面体现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民俗现象与时代流变,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百姓的精神信仰和文化心理,可谓是各地民风民俗的"图画记录"。  相似文献   
27.
贾玲  雷江华  宫慧娜  张奋  陈影 《心理科学》2018,(5):1077-1083
本研究探讨了聋生在加工手语词过程中不同编码方式和指拼特征的影响。实验1采用指拼类手语词和手势类手语词考察了指拼有无对手语词编码方式的影响。实验2则采用不同特征的指拼类手语词,深入考察指拼位置、指拼形式对手语词编码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聋生较语音编码更擅长使用指拼编码加工手语词;指拼与手势的加工存在显著差异,指拼在聋生手语词加工中起到了促进作用;指拼位置与指拼形式共同作用于手语词的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28.
李婧 《美与时代》2013,(12):141-141
常玉是同期赴法留学中为数不多的几位绘写意画的画家之一。其艺术特色虽然吸收了西方现代绘画的语言形式,但仍传递着东方艺术的生命精神:在笔法上自由的素描技巧以及书法一般的流畅线条使得其所绘的枝叶轮廓舒展自如又不失律动,看似寥寥数笔却又饱含生命气息;在色彩上追求单纯,含蓄、柔和,虽施以西方油画颜料,却似国画色彩般渲染皴擦,古朴、质拙又不失马蒂斯般的鲜明对比;在表达上,其所绘花卉并不艳丽,但十分坚韧,特别是花卉的枝条,像中国秦汉碑刻中的笔画,蕴含着特殊的执拗与骨气。虽然画面简洁,却表达了常玉满腔的情感--即使被从泥土中拔出置于盆景,也依然遏制不了生命的怒放与精神的不妥协。  相似文献   
29.
孙滔韬 《美与时代》2013,(12):99-100
木刻版画是种“以刀代笔”的独特艺术形式,刀法运用是它最具特色的表现,虽然木刻刀法的形式是传统版画的巨大财富,但随着数码技术的迅猛发展,只有通过结合和创新才能把木刻版画的刀法更好的继承发展下去,才能创造出具有优秀视觉效果的木刻版画动画,才能创作出更具有表现力和多样性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30.
万炜 《美与时代》2013,(11):112-113
公共艺术在当代已逐渐渗透到公众的生活中。公共艺术的产生受到现代艺术的影响,艺术家在创作中需要表达自己的观念,观念在形式之前;然而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基本特征,公共艺术作品需要有普遍的公共精神,需要有公众的接受与参与。因此,观念与形式的问题是公共艺术创作中要面对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