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德勒兹在《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一书中认为,伦理学,亦即作为存在之内的诸样式之类型学区分于道德哲学,因为后者总是将存在归因于超验的诸价值.这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德勒兹区分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的最终依据是什么?而针对该问题,德勒兹一直晦暗不明.但要讨论该问题,我们首先还得从德勒兹激进的"问题"本体论出发.在德勒兹看来,真正的伦理"问题"关联到的是未被表达与展开的潜在的领域,它深深嵌入某种异质性的、生存论的境遇当中,而且这种据于个体生存实情的境遇往往先于抽象的道德规训或价值约束.在此基础上,德勒兹通过事件理论具体阐释了事件是作为蕴藏于事实中的那种潜在,即它并非事物状态的时空实现,而先天的价值秩序或者伦理规范仅仅只是作为时空实现中的一个现实化了的事态而已.最后,德勒兹基于先验的经验主义立场,深度刻画了其伦理学是区别于基于人类理性形象而建构的道德哲学这一基本事实.据此,从问题、事件到先验经验主义相关哲学理论的致思来看,这都与德勒兹区分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的思想努力有着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32.
儒家生态思想大体上可以从生态存在论、生态价值论两方面论述:(1)儒家生态存在论是一种有机生成论,它将天地创生万物的过程视作创生生命的过程。儒家还从天地创生万物高度考察天人关系,强调人应承继天地"生生之德",发挥自身"赞天地之化育"的功用;(2)儒家生态价值论强调人的主体性价值,并从天人关系高度阐释人"成己成物""赞天地之化育"的价值。儒家重视德性修养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主张通过德性修养,达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境界。儒家主张"等差之爱",即对人与万物施以不同的关爱,其中亦体现了对于人与自然万物不同价值的认识。儒家生态环保实践大体上包括生态德性修养实践与社会政治层面的生态治理实践。(1)儒家重视生态德性修养实践,阐述了"至诚→尽其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赞天地之化育"的德性修养路径;(2)生态治理实践方面,儒家强调以礼义治理天下,其祭祀礼仪中包含有祭祀山川动植物之礼,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籍田礼、蚕桑礼等等;此外,儒家还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出发,制定了一系列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禁令。  相似文献   
33.
赵汀阳 《哲学研究》2012,(8):72-80,129
一、存在论换位自然的存在必然是如此这般的,一切别无选择就不会产生思想问题。自由意味着可以选择的多种可能性,因此,自由就是不自然。如果说事物是自然而然的(to be as it is),那么,自由所为之事就是使存在不自然(to be as it is not)。万物的存在性质是"平凡"(这是张盾的深刻见识[参见张盾,第352页]),而万事的存在性质却是奇迹,即使是人人习以为常的事情,比如购物或者上网,在存在论上都是奇迹(相比之下,谋杀并非奇迹,而是平凡的,尽管谋杀的原因可能是不平凡的)。人类  相似文献   
34.
当代生态学家认为,康德的人本主义哲学倡导并强化人的绝对价值信念,与自然生态保护主义相对抗,它应该为现代生态环境问题负责并遭受最严厉的谴责.其实不然,生态学家把康德的人本主义误置为“专横的人类中心主义”,歪曲了康德哲学内含的自然生态保护思想.  相似文献   
35.
对于论证中理由的充分性,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加以分析,一个是从逻辑上,一个是从认识论上。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论证类型理论。从逻辑上而言,论证中从前提推至结论的过程,它可能是确凿无疑的,也可能仅仅是可废止的。从认识论上来看,能够保证论证成立的依据,其正当性可能被先验地证成,也可能是被后验地证成。因此,论证可以区分为如下四种类型:先验并确凿无疑、先验且可废止、后验且可废止、以及表面上看似的后验并确凿无疑。此外,也有一些论证,其成立依据可能同时涉及到先验和后验的证成。本文给出了以上各种论证类型的具体例示,并将这一新的分类方法与其它论证类型理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6.
传统存在论的主题是“在者在”,但因其视域囿于物的世界,结果是它遗忘了存在,基础存在论跃过物的世界进入了人的生活世界,以“此在”代替“物在”试图“说”出存在,但终因限于主体性思路误导了问题而走不出存在论的悖论性困境。鉴于“存在”的急迫,存在论的事情在于告别过去并重新出发,海德格尔认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存在何以可能”采取全新的艺术叙事,正是在艺术世界中人们有望抓住存在的真理,由此,艺术存在论打开了人类未来的一种可能生活。但恰恰是在这里,历史唯物主义表达了不信任:强行将艺术问题拉入存在论视域而放弃对资本主义“坏世界”的“政治”分析,仍然是一种存在论承诺,存在论的唯一问题只能是批判资本主义这个“具体世界”并显示“解放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37.
该著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关于儒家哲学的文章,试图结合中西方道德哲学中的主要概念、原则、理论框架等,重新解释儒家哲学的当代意义。作者认为,可以将儒家伦理学说的核心与基础理解为存在论意义上的“感动论”,而儒家的示范性道德人格的重要性就在于它能够感动、激励人们行善。  相似文献   
38.
拉纳先验方法的运作可分为形而上学、宗教哲学/基本神学和神学三个层次,神学是其最终目的。先验方法的神学运用把人规定为历史中的圣言倾听者,必然导致先验神学的历史转向。进而,通过"超自然的生存"概念,拉纳描述了启示经验的非抽象性;通过区分先验启示和范畴启示,拉纳强化了启示经验的历史性,先验神学的历史转向得以在拉纳的晚期思想中确立起来。  相似文献   
39.
罗姆巴赫的结构现象学思想与东方哲学有着绝妙的契合。在其核心著作《结构存在论》一开篇,罗姆巴赫就明确地通过对老子哲学的阐释来说明他的“结构”概念。无论在艺术,伦理学和宗教信仰还是在科学活动中,结构的构造状态都被视为普全的基本形式;而这种向分支领域扩展的基础在于对现象学视域内存在论的结构分析。同时,他也强调结构只能在活的历史关联中被描述,不存在最终有效的静态结构范畴。  相似文献   
40.
Levinas subverts the traditional “ontology-epistemology,” and creates a “realm of difference,” the realm of “value,” “ethic,” and “religion,” maintaining that ethics is real metaphysics. According to him, it is not that “being” contains the “other” but the other way round. In this way, the issues of ethics are promoted greatly in the realm of philosophy. Nonetheless, he does not intend to deny “ontology” completely, but rever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tology (theory of truth)” and “ethics (axiology),” placing the former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the latter. Different from general empirical science, philosophy focuses more on issues irrelevant to ordinary empirical objects; it does have “objects,” though. More often than not, the issues of philosophy cannot be conceptualized into “propositions”; nevertheless, it absolutely has its “theme.” As a discipline, philosophy continuously takes “being” as its “theme” and “object” of thinking. The point is that this “being” should not be understood as an “object” completely. Rather, it is still a “theme-subject.” In addition to an “object,” “being” also manifests itself in an “attribute” and a kind of “meaning” as well. In a word, it is the temporal, historical, and free “being” rather than “various beings” that is the “theme-subject” of philosophy. Translated by Zhang Lin from Wen Shi Zhe 文史哲 (Journal of Literatur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2007, (1): 61–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