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56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251.
2012年8月2日下午,应"宗教文化论坛"邀请,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客座教授张松辉教授做了题为"感悟庄子"的学术报告。张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研究,尤其擅长老庄道家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252.
邓红 《管子学刊》2021,(1):115-128
町田三郎是日本著名管子研究专家,也是先秦两汉思想研究和汉学的重要学者之一。町田的学术研究,继承日本中国古典学实证主义学派大师金谷治的师风,形成了在批判诵读古文献的基础上展开以学术流派的考据、诠释、分类为重点的研究风格。这一风格体现在他撰写的12篇管子研究论文群中。这些论文代表了二十世纪后半期日本管子研究的较高水平,其观点、视角、方法和做学问的态度,值得借鉴,但也有一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253.
<正>"传神""写意"诞生于中华文化的背景之下,并成为中华古典艺术一突出特征,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的。它以道家哲学为根基,将艺术从对物象的摹仿中解放出来,将内心体验提升到新的高度,追求精神上、心灵上的认可与愉悦。"传神""写意"是契合中华民族特点的独特艺术审美范畴,它使得中国的古典艺术独树一帜,并且在记录物质历史的同时,也记录了精神历史,为我国悠长而璀璨的文化立下了一功。  相似文献   
254.
理论分析表明道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有关生死的智慧,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因死亡带来的恐惧和焦虑。但此假设并未得到来自实证研究方面的任何证据的支持。本文通过三个实证研究对此结果进行了考察。研究一发现道家人格多个维度与死亡焦虑多个维度显著相关。研究二不但复现了上述结果,还发现:与启动死亡焦虑条件相比,在未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道家人格与死亡焦虑间相关系数显著的个数更多,绝对值更大。研究三发现:词汇性质与启动的交互作用显著。在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道家与儒家词汇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中性词汇。结果表明:道家人格具有对抗死亡焦虑的作用,但在应对特质与状态性质的死亡焦虑中,道家人格表现出了独特的时间特异性。  相似文献   
255.
现如今许多大学生热衷于功利和实用,大学教育又缺乏人文素质培养,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品格的陶冶和"精神成人"。由于缺乏处理学生本我与天、与物、与人、与己关系的智慧,大学生找不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影响着大学生顺利成人和成才。道家人生智慧尊崇的超越功利、返璞归真和精神自由等原则,可以为大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56.
人无论是在面对自己的即将死亡还是他人的死亡时,都会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情感表达,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死亡态度.先秦时期以儒、道、墨、法为代表的诸子各家在对待死亡上也都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情感态度,儒家是哀伤和理性,道家是顺化与旷达,墨家是轻生重死,法家是冷酷刻薄,他们的死亡态度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57.
先秦儒家不仅提出"■"(仁)这个概念,且为表达此一理想社会生活之中心环节,专门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字。先秦儒家思想中的"身"字,乃指自然家族内祖孙上下间的"亲",并涉及理想家族中之慈爱与孝心关系;而"■"则直接源自"身"的概念,旨在表达君民之间的理想关联,犹如一家人中的父子关系,并牵涉到理想社会中君的"慈爱"与民的"孝心",及两者间相辅相成的作用。"身"与"■"二者间的关键差异,在于"身"是指自然家族内的"亲",而"■"是指国家社会内的"亲"。君民之间的"亲"并非源自母腹的血缘基础,而是指心里思感之"亲仁"。因此,先秦儒家从"身心"造字,"■"应视为概念性的会意兼形声字,亦即"仁"之本字。由于手写字形的简化,造成"身"字偏旁被简写成"千"或"人",其后此字体又简化为从"人"、"二"的今字"仁"。然根据《说文解字》,"仁"的本意依然是"亲"。透过对古代"■"字的考察,可以准确地显现出先秦儒家概念之逻辑。  相似文献   
258.
刘瑛 《管子学刊》2010,(3):32-37
该文利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姜尚封齐,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这八百余年间先秦齐国的休闲娱乐文体活动进行研究,发现休闲娱乐文体活动作为人的灵魂的驿站,其发生、发展与高度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先秦齐国以工商业为基础而高度发达的经济结构,为休闲娱乐文体活动的繁荣提供了保证;具有"三代之遗声"的齐《韶》乐历经姜尚、管仲、晏婴等明君贤相的大力推广成为先秦齐国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内容;有钱有闲为先秦齐国蹴鞠活动的普及提供了保证。齐人歌舞、鼓瑟、吹竽、弹琴、"齐人隆技击"、"临淄重蹴鞠"等,先秦齐国丰富的休闲娱乐文体活动为现代人体育健身观念的形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59.
罗光与牟宗三的先秦儒学观在基本观点上有显著的不同,集中于"宗教人文化"与"形上学之有无"两个问题。这些差异的产生主要是基于两人对先秦儒学中的道德、形上学与信仰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两人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先秦儒学的复杂面貌,其结论各有得失,体现了当代台湾地区儒学研究的多元性特征,对于我们更为充分而深入地把握儒家思想的理论特质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60.
虚静探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静乃道家(道教)惯用语,亦是凸显道家(教)修养之深的境界语。对于虚静,世人多以一词对待之,即以混沌、综合之眼光对待之——虚静乃虚无之境界。自然,若以大文化、大国学之视角看待之,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