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关于秩序的思考是贯穿于先秦儒家治世之道中的一条内在逻辑理路.以孔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意识到等级秩序的破坏是社会动乱的根源所在,秩序构建是治世中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正是以秩序建构为逻辑起点,儒家设计了其治世之道.以礼义为核心的伦理价值系统是儒家治世之道中的重要内容,关于秩序的思考既是其逻辑起点,又是其最终的价值归依.人伦关系协调是儒家治世之道中的重要问题,无论是对"人"还是"伦"的思考,秩序构建始终是贯穿于儒家人伦思想中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02.
圣家的启示     
我们都有家,大家、小家、富家、贫家……无论怎么样的家,我们知道家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每个细胞好,身体就好;同样,每个家庭好,社会就好。教会团体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的教友家庭都平安、热心、和睦,我们的圣教会也就兴旺发达,传扬福音之路,自然也通畅宽广。所以圣教会鼓励每一个家庭都成为一个和睦、圣善、温馨的处所。  相似文献   
203.
“Beauty” is a very important concept in Pre-Qin Confucian aesthetics. Pre-Qin Confucian aesthetics generally had two viewpoints when defining beauty: Negatively, by stressing that “beauty” in the aesthetic sense was not “good”; and positively, by stressing two factors: one, that beauty was related to “feeling” which was not an animal instinct, the other was that “beauty” was a special texture with a particular meaning. “Beauty” in Pre-Qin Confucian aesthetics may be defined as “texture (or form)” capable of communicating feeling or triggering a reaction of feeling.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Shanghai shifan daxue xuebao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2007, (7): 80–85  相似文献   
204.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精神.先秦儒家认为,天是人的价值和道德本原,人对天又具有主体能动性.在天人关系上,天与人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是人的道德与天的本质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和共同性.因此,"天人合一"实质上是在道德基础上的合一,即"天人合德".  相似文献   
205.
206.
先秦儒家"和为贵"的政治伦理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为贵”是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理念和本质特征。重视“人和”的社会管理思想.强调“民为邦本”的和谐社会基础,提倡“修己安人”的“和”政治伦理要求,构成了先秦儒家“和为贵”的政治伦理内涵。吸取其合理养分,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7.
法宏 《佛教文化》1996,(4):44-45
古有“教为佛身,律为佛行,排为佛心,净为佛归”之论,禅宗被称为“佛心宗”“目性宗”。排宗在中国的发展,除了发扬了佛教文化的固有优良传统外,更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相融合,形成独特的容宗教、哲学为一体的佛教宗派,所以学术界评禅宗为“不是宗教的宗教”,由于这种特性,禅宗在中国文化发展中起到了巨大而奇特的作用。宋明理学,心学的诞生与发展,可以说是禅宗发展的外延与变化。所以“禅学”又成为一门出入手哲学与宗教之间的学问,引起世人的广泛兴趣。在学术界,多时说样完即指掸学,论禅学不离禅宗,两者一_:而一,一向_。…  相似文献   
208.
(一)司马承祯简介司马承祯(647-735),河南温县人,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年,卒于唐玄宗二十二年,历经太宗、高宗、中宗、武后(周)、睿宗、玄宗六朝,享年八十九岁。晚年,玄宗命于王屋山自选形胜,筑阳台观(今济源市境)以居之。他对道家内丹功的研究早于钟吕,在唐代的社会地位高于钟吕,新旧《唐书》中均有详细的记载。现摘录如下:司马承祯字子微,洛州温(今河南温县)人,事潘师正,传辟谷导引术,无不通,师正异之。……遍游名山,庐天台不出。武后尝召之,未几,去。睿宗复命其兄承讳就起之,既至,引入中掖,廷问其术…  相似文献   
209.
《中国道教》2008,(6):40-40
庄子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1月8日在上海举行。该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明道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单位  相似文献   
210.
明代传奇与南戏在民间的演出一直没有衰落,演出本大多是从元剧改编而得,所以演出的内容大多反映忠奸之争,落草之举,才女与才子的江湖恋情,创作是比较调敝的。这些文学史上写得清清楚楚,但反映道教传奇的没有提到,难道真是没有这方面的创作吗?鲁迅先生说,中国文化之根柢全在道教。明朝以前道教盛行,当时的社会生活必然会在作家、艺人的笔下得到表现。道教题材的作品还是很多的,文学史不载是文学史的事,中国戏曲史收了不少宣传道教义理的传奇。由于许多作品反映的思想是多元化的,不同的观众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有的说是歌颂爱情的,有的说是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