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 先秦时期由孔子创立、孟子弘扬的儒家,不太涉及“公平”、“平等”这类权利观念。《论语·季氏篇》有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按,孔子这段话,是就季氏已占有鲁国二分之一的领土,还想伐取属于鲁国辅臣的颛臾的一小块土地而提出的批评。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家教育虽然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等三方面的内容,但重视道德教育是其重点。先秦儒家重视道德教育具有三大特点:一是以人禽之辨为基础,二是以道德教育为根本,三是能够达到提高道德修养和改变人的气质的良好效果。它虽距今2000多年,但仍对当代教育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试论齐文化的流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齐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中的齐文化是指狭义的齐文化,即先秦时期的齐文化。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整合之后的流变,表现为两种方向:其一,齐文化与秦汉时期的经学合流。形成了齐派经学;同时又与谶纬学说融合,形成了谶纬神学。齐派经学、谶纬神学可以说是齐文化的流变对封建上层社会的影响。其二,由方仙道演化而来的道教,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正统宗教。这可以说是齐文化的流变对封建下层社会的广泛影响。本文拟从齐文化与经学、谶纬、道教等方面来观照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整合之后的流变。  相似文献   
14.
<正>吴前衡先生的煌煌遗著、70余万字的《〈传〉前易学》一书出版已近两年。作者以耳目一新的手段和大刀阔斧的研究魄力,重新书写了先秦易学史。其史学建树与方法,更对百年来易学史的核心观念构成有力的冲击和挑战。吴前衡先生何以敢于指斥新史学治易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提出"中国民族之武,其最初之天性也"。侠客表现了中华民族尚武的特性。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散文,最早以文学的形式记录了侠客们的各种事迹;《史记》、《汉书》等史传文学纷纷为侠客立传;魏晋南北朝时期,充满任侠精神的诗歌创作日益丰富,中国文化精神中自此具备了以侠为主的特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德性传统始于殷商,到春秋战国时代由儒家基本完成。构成中国德性传统的核心价值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哲学家提出的“用中于民”思想,其构成因素是顺天、保民、修己三个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价值观念。殷商的“德”主旨是“顺天行事”,“天意”就是传达“天帝”的商王意旨;西周的“德”基本内容是“保民生息”,“民情”大致可以理解为普通人或下层人的基本生活要求;东周的“德”即儒家的德性观,完成了先秦德性传统也即中国德性传统的基本建构,使“修己执中”、“用中于民”一直成为影响后世的德性传统。  相似文献   
17.
制度伦理的兴起,在今天的中国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紧密相联的。市场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社会的生产方式,从而动摇了传统德性伦理的生存土壤,致使德性伦理的边缘化。但由此就认为制度伦理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形式显然又是有失偏颇的。追溯制度伦理文化的传统根源,对于我们弘扬民族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先秦儒家诸多道德观念与道德要求得到中华民族的广泛认同和长久传承,有些直至今天还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体现了先秦儒家的道德认同智慧:如从"天人合一""人性同一""己他相通"角度回答"人为什么要认同道德",从现实人伦建构道德理论体系,形成"伦—道—德—行"道德认同模式,提出"家国天下"道德认同目标,形成"内修"和"外铄"道德认同机制等。这些智慧在如何确立道德认同基点、树立共同道德价值目标、形成道德共同体、增强道德文化自信等方面对当今社会的道德认同构建仍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先秦儒家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科学管理的核心”等已逐渐得到全球的广泛认同,中国也在努力引进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技术,但我们一直面临一个问题,即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国化或本土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挖掘其现代价值,借鉴前人的智慧,应是构建中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刘玉宇 《现代哲学》2004,2(3):69-79
以西学方法整理中国思想史的必要,前辈学者已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范例。但如何看待重构中国古代思想史图景和运用西方理论和概念体系的矛盾?本文比较了史华慈和葛瑞汉对先秦思想史的研究,试图以此来探讨不同方法论进路对研究和理解中国古代思想的意义。本文考察了两人的文化观,认为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持文化类同说还是文化特殊论,而在于他们是在文化的哪个层面讨论问题。史华慈不承认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文化现实背后存在什么本体性的结构,认为构成文化的人、事件、思想都是处于特定历史情境下的特殊经验,而不是抽象的概念。葛瑞汉则试图揭示文化中相对稳定的、普遍的因素。在不同视角的引导下,两人向读者展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古代中国思想史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