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稿约     
《宗教学研究》2012,(3):285
一、《宗教学研究》系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学研究所)主办的宗教学专业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统计数据库"列为"核心刊物",被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收入CSSCI。二、本刊编辑方针:力求立足宗教学学术前沿,推动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宗教学学科的发展。本刊内容:突出中国道教研究特色,遍及宗教学理论、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中国民族民间宗教及其它宗教研究。  相似文献   
122.
本文全面地介绍和分析了敦煌佛教文献中的白话诗偈,认为敦煌佛教白话禅诗中,有一部分确实体现出了禅宗南北两派的意涵;其他诗作虽然难以归属于禅宗,但却反映了广义上的禅的观念。在白话禅诗之外,敦煌佛教文献中尚有一批一般佛教白话诗。上述佛教白话诗偈,都应该纳入中国俗文学、特别是中国佛教俗文学的研究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23.
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位历史人物便是道安。道安(312-385)是东晋时期一位著名高僧,其一生致力于“佛教中国化”的事业,主要有两大贡献:其一,推动佛教理论上的中国化。道安本着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组织整理大批佛教文献,推动了中国翻译学、目录学的发展,并于此基础上将我国本土的儒道二家学说与佛教思想相结合,推动了般若学的兴起;其二,推动佛教僧团组织管理上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24.
先秦儒家音乐"中和"审美观是在长期的乐教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孔子之儒家继承了西周雅乐"尚中"、"尚和"的审美趣向,倡导"中庸"的音乐审美标准,提出了文质中道、尽善尽美、节情适度的"中和"审美观,由是而实现其"成于乐"的教化目的。子思以此为基础,以"致中和"为终极关怀,探究"天下之大本",为儒家乐教构建了形而上的哲学根据。公孙尼子、孟子、苟子等后儒相继而起,文献日益丰富,理论渐趋缜密,推动了先秦儒家乐教"中和"审美观的系统化,并为中华民族的音乐审美奠定了基调。  相似文献   
125.
先秦时期的美术教育并未独立而是内含于"六艺"(或"乐")的教育之中,其美术教育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以"尚礼好古"为原则,追求完美的人格"成人",技艺在其次,有"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之说。美术教育只是佟德"成人"的手段,这种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广泛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26.
为了保证学术性论文的真实性和原创性,端正对学术性论文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界的不正之风,以及本着对本刊论文作者和读者负责任的态度,医学与哲学杂志社于2009年2月开始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该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本刊编辑将使用该系统对作者所投稿件的文字复制情况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包括与已发表论文比对后的文字复制比率,所涉及论文的题目、作者、发表期刊和发表时间。  相似文献   
127.
为了保证学术性论文的真实性和原创性,端正对学术性论文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界的不正之风,以及本着对本刊论文作者和读者负责任的态度,医学与哲学杂志社于2009年2月开始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  相似文献   
128.
刘鹏 《管子学刊》2014,(2):66-69
“内圣外王”之道历来被视作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理想境界。就先秦儒家而言,主要表现为将德性主体的自我完善落实在外王事功。内在修养与外在事功的和谐一致,是儒家理想人格的至高境界。内修仁德、外行德政的修己安人之道,构成了内圣外王之学的主要内容;孟子承孔子之绪,对其“内圣”思想加以发挥,创立了以性善说为基础的心性之学和以仁政为旨归的王道学说,试图从“内圣”中直接引出“外王”;荀子一派从“外王”方面发展了孔子的礼治思想,其隆礼重法、礼法并重的政治学说,使儒家内圣外王思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政治实践中,都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对汉代政治制度的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9.
中国科学心理学是在20世纪初复杂的社会背景下通过传入西方心理学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学图书的出版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以《民国时期总书目》中收录的心理学图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心理学图书的年出版量、编著与译著的比较、出版数量的地域差异、分支学科的出版特征等四个方面的出版状况进行计量分析,探讨其形成原因和历史背景,试图从出版视角对民国时期科学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做微观的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130.
文笔之辩     
一、文笔之辩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伴随着文学意识的自觉,文章的创作也到了空前的广度。由此应运而生了“文笔”这一重要的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范畴,文笔之分不是凭空而至的,而是在历史长河中渐次推演产生的。从先秦时期的文史哲不分,经两汉时期的文学文章之别,到魏晋时期盛行编选文章集刊,骈文的初步形成,人们逐渐意识到了文体类别,进而愈加精细的展开了文笔之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