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先秦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等在道德修养问题上有诸多论述,在道德修养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上都有许多有益的观点。当今大学生道德状况总体上是健康发展、积极向上的,但由于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种因素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学说对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资源意义,我们应该激发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大学生道德知行统一的能力,教育大学生注重积善成德,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  相似文献   
272.
我国先秦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卓越的军事家,如姜尚、孙武、司马穰苴、吴起、孙膑、尉缭等,他们的兵学著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徐勇先生主编的大作《先秦兵书通解》和《先秦兵书佚文辑解》(天津人民出版社),对先秦兵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深入的研究,是新世纪出版的研究我国先秦兵书的两部精品力作。笔者读后,深感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273.
经典世界中的"直躬证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事实、符号与意义”的角度,描述了“直躬证父”的故事在中国早期经典文本中的变化。它从一个客观存在的故事梗概,发展出多样的叙事方式,从这多样的叙述方式中生发出不同的思想原则。对这一变化的描述,就是进入古典思维世界的过程。  相似文献   
274.
孔子平生教书育人,以培养造就"君子"为宗旨。君子、小人一直是人们区分人的道德品行好坏的标准,君子是人们追求达到的理想人格目标,小人是人们所鄙弃的无德行者。君子人格的内涵、特征或者标准,大致说来,应该有10种:仁、义、礼、智、忠信、勇、中庸、和而不同、文质彬彬与自强。孔子及先秦儒家汲汲于"君子小人"之辨,目的在于扬善抑恶,塑造仁德的理想人格。从优秀传统文化美德中汲取营养,激活和焕发人们内心由传统文化长期熏陶而形成的价值理念,是确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修课。既然如此,在当代,界定和培育君子人格就是"使中国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的重要抓手;是让中国传统文化换发出新的生命力,为解决当下中国人安身立命问题提供思想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75.
《道德经》短短五千言,几千年来为人们传颂、称道,成为中国思想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其思想的重要性犹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地位。学界更是将此书誉为哲学诗,其以锤炼的语言、诗意的方式、富有哲理的思考谈论天道、世道、人道,对宇宙人生进行了启发性的诠释,绽放出智慧之光。  相似文献   
276.
中国人民大学进行“西方伦理思想史”的教学已经有三十年来年的历史,在我们进行其教学与改革的实践中,注重伦理思想内在发展的规律性的变化和宏观的社会历史时期的特征.其次,伦理学是一门与人们的道德精神生活内在相关的学科,一部西伦史,也就是一部对于善与幸福的探索史,从建构论的观点看,学习知识是一个与原有的知识融合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277.
郭店简《鲁穆公问子思》的文体普遍存在于先秦诸子文献当中,通过与《论语》《荀子》《晏子春秋》的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文体的发展脉络和先秦诸子对这种文体的有意取舍。而学界所普遍关注的"恒称其君之恶"的忠臣观,不仅与《孟子》的记载有近似的时代呼应,还可在《晏子春秋》的相关记述中得到践行的例证。换言之,《鲁穆公问子思》的出现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是先秦诸子之间学术交往和影响的重要反映。  相似文献   
278.
当耶稣会士首次向中国读者传播天主教经济伦理时,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长期受到儒学传统熏染、并正在受到利益关系严重腐蚀着的晚明社会.耶稣会的"适应"策略指引他们走上了与中国传统思想相协调的道路,他们充分利用了先秦儒学与宋明理学之间的差异,巧妙地周旋于西学与中学当中,一方面继承了中世纪禁欲主义传统,主张"弃绝财货";另一方面则发挥了近代早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强调"物尽其用";在消费观上揉合中西,倡导中庸之道;并大胆传播天主教的爱德,呼吁"广施博济".耶稣会神父们的这些努力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方面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279.
现今的考古发现,为出土实物一直较少的浙江先秦雕塑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通过对浙江先秦时期青铜、玉石、陶瓷三类雕塑以及其雕塑性器物的梳理,基本勾勒出先秦时期浙江雕塑的大体轮廓。依附于工艺品的事实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浙江先秦时期雕塑强调象征性、装饰性和抽象性的工艺性特征。而且,相较于这一时期的中原雕塑,其工艺性特征更为鲜明,与中国古代雕塑的整体发展趋势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280.
《左传》《国语》《孔子家语》等占筮案例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易学文献,《焦氏易林》是西汉末年的象数易学作品。《焦氏易林》卦象与繇辞生成的文脉渊薮可追溯至先秦易学,是对先秦易学的赓续与新变。《焦氏易林》一爻变相关繇辞的吉凶指向与《左传》对应筮例呈现出一致性,筮法、解占方式、用象、象义具有承继关联。三爻变卦、五爻变卦、六爻不变卦的爻辞生成和《左传》《国语》《孔子家语》相应筮例等亦存在客观的贯通性,涉猎的史实、卦的宗旨指向具有一致性。汉代《易林》象数易学的兴起是有文脉承传的,是对先秦易学的发展和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