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公平与正义问题由来已久,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对公平与正义的诉求,而每一个时代的思想家都有他们关于这个问题的不同方式的表达。这些诉求和表达是我们关于公平正义的思想源头,又是我们处理当今社会问题的思想基础。本文着力于先秦儒道两家对这方面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42.
先秦时期是贤能政治观由萌生到成熟的重要时期.早期"贤"与今天所理解的道德有很大区别,而道德意涵本身也有一个由最初的"合道德性"发展为"道德"的过程.先秦贤能政治观几经改易,分别经历了以"坚"为"贤"、以"财"为"贤"、以"德"为"贤"三个不同阶段,反映了上古时期尚"力"的氏族社会、殷周前期尚"财"的宗法社会、春秋战国尚...  相似文献   
243.
张琴 《哲学研究》2012,(6):42-47
<正>宋代理学的整体建构,旨在以先秦儒学去解构佛教的教义系统并重建原始儒学。在以儒学为本位的思想重建之中,理学家汲取并融入佛教的义理系统,以拓展儒学所固有的意义限阈,便为题中应有之义。心性之学成为理学话语系统中最为重要的话题之一,实与理学的这一根本旨趣密切相联。经过北宋五子,到两宋之交,儒学已经在某种新颖的诠释理念与诠释框架之下获得长足发展,出现了具有  相似文献   
244.
从社会秩序建构的视角来看,先秦儒家的仁道价值既是治国过程中的惠民爱民理念和政策,又是天下一统途径选择中的惠民爱民理念和政策。先秦儒家认为天是仁道价值的终极依据,主要解决社会秩序建构的合法性问题,人性是社会秩序建构的现实依据,主要解决社会秩序的合理性问题。两种依据在秩序建构主体的价值创造活动中逐渐融合。  相似文献   
245.
先秦儒家提倡的神道设教,就是将道德与宗教完美地结合到一起,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历史。"神道设教"是儒家的传统思想,语出《周易·观卦·彖传》:"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朱熹在《周易本义》中注释说,圣人"观天之神道"来教化百姓,从而天下悦服。具体来说,它包含  相似文献   
246.
张钦 《道德与文明》2012,(4):126-129
先秦儒家主张角色伦理,以名定责是其角色伦理模式,以礼正名是保障角色伦理实现的途径,仁人是儒家的角色人格理想.当角色面临两难的伦理冲突时,要以“仁”为取舍的最终依据.这种权责统一的角色伦理模式奠基于人伦亲情之上,具有相互责善的色彩,对当今社会角色伦理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47.
道教素有“夜观星象”的传统。据《楼观本起传》记载,“楼观者,昔周康王大夫关令尹之故宅也。以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因以名楼观。此宫观所自始也。问道授经,此大教所由兴也”①。道教宫庙称“观”而不称“寺”或者“庙”,与道教夜观天象的传统或许有最为直接的关联。道教为什么重视天文学,主要原因是受先秦道家遗风之影响,对天体极为崇拜与敬畏;同时,道教从“天人合一”、“身国同治”的思维模式出发,认为了解天象有助于求道证道,得道成仙。道教神学理论体系建构,道教各种内外丹养生修仙方术的发展和完善,需要道门中人掌握一定的天文学知识。…  相似文献   
248.
试论伊斯兰教的妇女观──迎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京召开冯今源在世界妇女大会即将召开之际,笔者想谈谈伊斯兰教关于妇女的基本观点。有人说,伊斯兰教歧视妇女,不给妇女以任何权利。这种意见不符合事实。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吹响伊斯兰教革命的第一声...  相似文献   
249.
我在侯外庐先生主持的思想史研究室工作了30年,主要从事先秦思想史研究。在文革之后的1979年5月4日下午,我去侯先生家(方家胡同),向他请教关于先秦思想史的一些问题。当时侯先生看了拙文《杨朱思想初探》(载《思想战线》一九七八年第四期),很是高兴,除谈了对拙文的批评意见以外,又就先秦思想史的几个问题阐述了他的观点。我一面听,一面将先生讲的记在卡片上。当晚,又摘要写在日记上。这里抄录其中的第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50.
义利关系实际上就是社会正义与社会功利之间的关系,两者谁先谁后,是任何社会结构都不可回避的首要价值问题。仅此一点足以证明儒家义利之辨的理论价值。如果拂去蒙在其上的时代烟尘及偏见误解,那么时至今日,它仍具有值得借鉴的理论光彩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