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8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本课题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要实现高效率学习,应在知识呈现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情况下,具备以下五个主要心理要素:选择性注意是实现高效率学习的前提,元认知是高效率学习的监控系统,非智力因素是高效率学习的动力源泉,学习策略是实现高效率学习的保障,内隐认知,特别是内隐学习是高效率学习的特殊形式。  相似文献   
52.
学生评教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领导、专家和同行虽然能对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做出恰当评价,但只能用于抽查,不能跟踪教学的全过程,因此不能完全代替教学的实际效果。只有那些每天坚持听课的学生,才能够比较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教师授课的实际状态,因此比同行评价和权威评价更有优势[1]。在学生评教工作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就是教学评估问卷调查,由学生对教师从教学内容、方法到态度各方面打分[2]。我院在2001年制定了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在每学年的专业课结束后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上课学生进行不记名调查,评价对象包…  相似文献   
53.
复杂陈述性知识学习过程中学习活动对学习成绩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16名学习者为被试,采用言语数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复杂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得出(1)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学习过程中深层次建构活动的影响:深层次建构活动越多,学生的学习成绩越好.浅层次建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不大;(2)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活动的影响:自我监控活动越多,学生产生的深层次建构活动就越多.  相似文献   
54.
通过两位数乘法算式答案判别任务研究无意识元认知调控下策略转换的的认知加工特征。整个算式答案判别任务分为两种策略使用情境:一种为只可以使用尾数策略的任务情境;另一种为既可以使用尾数策略,又可以使用奇偶策略的任务情境。实验结果表明:1)无意识元认知具有高选择性、高效性和高潜力,能在策略使用情境转变之后,快速察觉并选择使用更为简单、高效的奇偶策略;2)尾数策略使用的强大思维定势阻止奇偶策略的意识化,致使绝大多数被试未能发现任务情境的变化而在内隐状态下使用了奇偶策略;3)策略在内隐或外显状态下使用具有同等效力,策略内隐使用具有高效性和高潜力。  相似文献   
55.
口吃是一种常见的言语障碍,对此曾提出过大脑半球言语功能偏侧化异常假设。近期,发展性口吃的神经成像研究在支持这一经典假设的同时,还发现负责言语监控的颞叶系统和负责言语运动控制的额叶系统与皮层下脑结构存在功能失调,这可能损害言语产生时的精确时间控制。据此,研究者开始用神经网络的观点来解释发展性口吃产生的脑机制,认为患者可能存在由多个言语产生相关脑区构成的“双通路”网络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6.
中学生时间管理自我监控量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锋 《心理科学》2007,30(3):668-671
时间管理自我监控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结构,按其抽象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整体监控和具体监控两个层次,整体监控系统分为主动性、开放性和有效性三个维度,具体监控系统分为目标设置、时间规划、灵活性、自制力和检查评估五个维度。通过对832名中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编制了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中学生时间管理自我监控量表。  相似文献   
57.
本研究随机挑选了15名因外伤而造成的前额叶损害者和15名正常成人,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和自编的图片分类作业,考查了他们在一般智力、认知策略与自我监控能力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前额叶损害对个体的一般智力产生显著的影响,但是其智力仍然处于正常范围,可见智力的脑结构范围极为广泛,智力是一个具有多重性的系统。(2)前额叶损害者对无关刺激的抑制,对有效信息的提取与加工放大的心理活动受到极大影响,认知策略转换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表现出了明显的认知不随意性,额叶可能更多的与个体的计划、认知策略选择、自我监控密切相关;(3)前额叶损害者对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的自我监控能力表现出了不同的影响,对前者的损害显著大于后者,这表明个体依据具体概念进行的形象思维与凭借抽象概念进行的逻辑思维有不同的脑机制。  相似文献   
58.
自我监控概念的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nyder(1974)提出自我监控来解释自我呈现中的个体差异。他认为高自我监控者具有3个特征:关注行为的适宜性,对情境线索敏感,并以此作为行为调节的指南。作者通过文献回顾指出,Snyder对高自我监控的定义不妥。该文通过对自我呈现功能分析,指出自我呈现既有自我功能,又有人际功能。想要给他人留下期望的印象,自我呈现不仅要维系人际和谐,而且要维系自我和谐。根据这两个维度,该文对自我监控概念进行了重构。把自我监控者分为4种:高自我监控者在自我呈现过程中既维系自我和谐,又维系人际和谐;他人导向监控者只注重人际和谐;自我导向监控者只注重自我和谐;低自我监控者既不注意人际和谐,也不注意自我和谐  相似文献   
59.
自我监控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我监控理论是在元认知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年来,自我监控研究成为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课题之一。该文回顾了自我监控的理论研究以及自我监控学习的应用研究,并提出了对自我监控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60.
高中生成就动机、物理学习成绩对其自我监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机选取高中生314名,采用量表和问卷法探讨了成就动机、物理学习成绩对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层次的动机,其自我监控能力不同,即高学习目标低成绩目标者监控水平最高,其次是高学习目标高成绩目标者,再是低学习目标低成绩目标者,最后是高成绩目标低学习目标者;2、物理学习成绩越好,中学生物理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