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1篇
  13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古希腊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以“作为存在的存在(being qua being)”或“存在本身(being per se)”为基础的实体本体论,它确保了人类经验的基础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由于eidos和telos的结合是个体事物(如人)的形式因和目的因,这种“实体(sub-stance)”必然在变化中保持不变。这种基础或本质包含了事物存在的目的,并且是对所有特定事物“作为这类事物意指什么(what it means to be a thing of this kind)”的定义,从而设定了一个封闭的、排他性的边界,使事物具有非此即彼的严格同一性。在《易经》中,我们找到了一套宇宙论假设词汇,和古希腊的实体本体论差异鲜明。这种宇宙论假设通过将儒家经典置于一个整体的、有机的、生态的世界观中,为其提供了一个解释语境。为了与关于“on”或“being”的基础假设形成有意义的对比,我们可以借用希腊的“zoe(生命)”观念,创造一个新词“zoe-tology”,意为一种“生的艺术”。这种宇宙论始于自我生生,它本身就是变化背后的动力,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个无限“生成”的世界:不是现成的“事物(things)...  相似文献   
972.
颜峻 《中国哲学史》2023,(1):117-124
量论是熊十力思想拼图中重要且零散的一部分,从牟宗三到当代学者都做过补充、完善的努力,但是学者极少论及熊十力的量论存有前后不同的阶段及不同的呈现状态,所以,并不能笼统的把各个时期的量论思想互相填充。熊十力的量论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以《新唯识论》为代表,依于佛学量论而自出机杼;第二时期以《原儒》为代表,彻底跳出了佛学量论的思维框架,创发出儒家量论的基本框架;第三时期以《明心篇》为代表,建立起知识-道德圆融不二的认识论-工夫论体系。熊十力量论体系虽不完善,但后人也难以真正为它补全。  相似文献   
973.
《宋元学案》以“兼取朱陆之长”评价吕祖谦之学,今人研究也多以心、理并重来论定吕祖谦哲学。吕祖谦非常重视“心”概念,以实然义、活动义和主宰义论之,对心与理、气、性之关系均有讨论,认为心是为学工夫的入手之处,通过“存心”“正心”建立工夫次第,以安顿道问学与尊德性两大重要命题,吕祖谦建立了相当规模、内容丰富的心论系统。本文认为,吕祖谦虽重视心,却仍是“以关、洛为宗”,其心概念并无本体义,其关于心的种种讨论不宜称之为“心学”,而是“理学”下的心论。  相似文献   
974.
1938年,韩穆敦在纽黑文出版《唯识二十论》英译本,首次将《唯识二十论》以英译本的形式引进西方。但迄今为止,国内学界对于韩穆敦其人关注甚少,对其翻译《唯识二十论》的缘由始末也未有过详尽论述。事实上,韩穆敦及其《唯识二十论》英译本不仅在西方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韩氏本人翻译《唯识二十论》的缘起、经过也极具代表性,这与20世纪初期东西方文明之间产生的碰撞,南京地区的中国学者对于唯识论的推崇与复兴,以及他本人作为西方传教士、学者所肩负的传教使命等方面密切相关。韩穆敦所译介的《唯识二十论》,不仅促进了佛教思想在西方的传播,也堪称20世纪早期美国学界、宗教界与中国佛学界学术交流与对话的一个典型缩影。  相似文献   
975.
流俗的观点认为,马基雅维利主张“新君主”为了维护其统治必须残酷无情、背信弃义,但实际上这里存在着明显的误读。对几组历史人物的德性与行为方式的对比性论述揭示,马基雅维利的主张毋宁说是,到底应该采取宽厚仁慈的方式还是残酷严厉的方式,政治行为主体需要充分考虑对象、情境、时机和方式等因素,否则可能会产生善与恶的转化。在马基雅维利那里,这种所谓的“辩证法”不只适用于仁慈与残酷,它至少还适用于慷慨和信义及其反面。作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思维方式和论证方式,它既是后果论的,也是情境主义的。它揭示了马基雅维利对古典德性论传统最大的背离与颠覆。  相似文献   
976.
《学海》2018,(3):206-210
许章润教授著《汉语法学论纲》,会通古今中西,总结中国文明的法律智慧,建构现代中国法理体系,被认为是21世纪以来中国最具思想性的法哲学论著之一。对于《汉语法学论纲》的学术讨论,对于进一步完善汉学法学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相似文献   
977.
胡明复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数学家,他有比较丰富的科学论思想,主要涉及科学概念、现代科学的宇宙观、科学探索的动机、科学定律、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等。其思想导源于批判学派,尤其是彭加勒和皮尔逊。  相似文献   
978.
科学划界是科学哲学的核心论题之一。比利时科学哲学家斯唐热对此作了与众不同的思考,它既不同于规范认识论,也有别于社会建构论。斯唐热的总体思路是非相对主义智者与肯定的建构论。据此,她对科学的特权与独特性概念进行了区分,并以伽利略和斜面实验为例具体阐释了现代科学的独特性。在她看来,科学的独特性在于它能够凭借有效的手段将自身与任意的假设或意见区别开来,这与拉图尔提出的强修辞有较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79.
张恒 《孔子研究》2020,(2):152-160
作为理学的主要开拓者,程颢、程颐兄弟通过引入新概念、新范式创发的新性论,是中国性论史上极具典范意义的重要形态。由于二程对孟子性论的推崇以及朱熹对二程直承孟子系谱的强化,学界向来多以孟子哲学为二程性论的不二源头。事实上,深入考察二程性论及其对先秦人性思潮的扬弃即可发现,这种一线单传的系谱构建方式有待省思。二程论性不仅承继孟子学派,亦兼容涵摄子思、告子、荀子等多家学派,堪称多源;在多源背景下,二程性论展现出了实质之辩(情性德性)、价值之辩(性善性恶)、人物之辩(性同性异)等多重面相,堪称多维。多源、多维审视有助于对二程性论及整个理学性论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980.
宋代三教合一思潮盛行,苏辙和范应元立足于自家立场,都积极倡导一种儒道大同小异论,将其贯穿在心性理论的建构中。本文以小同大异为方法论,通过道的不同理解、圣人的不同看法、本心与性的差异三种语义性考察,揭示了此种大同小异论的真实目的和理论缺陷,证实了宋代儒道实际上属于小同大异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