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魏尧与赵避尘是民国时期有影响的内丹家。面对西方文化强势挑战,魏尧坚持以道融摄儒佛的传统,融合道儒佛三教性命思想来诠释内丹性命论,提出"先后天五行"性命论。而赵避尘除了坚持以道融摄儒佛的传统外,着重援引西方生理学、解剖学等来诠释内丹性命论,主张道教内丹学之精气神论是精气神生理学。但魏赵二人的内丹性命论实质上背离内丹学之性命思想。这对今日道教文化的现代阐释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2.
庄子“道”论对后世的影响深远,魏晋玄学中的“贵无”到“崇有”到“独化”论的演化是老庄运思方式的再续,佛教禅宗的“禅”的思维进路近于庄子之“道”的模式,宋明理学的“理”的内涵是对庄子“道”论的借鉴,是一种文化潜流。  相似文献   
103.
大家都知道,在塔尔斯基的语义真理论中,有这样一个等值图式(T):X在L中是真的,当且仅当P。在塔尔斯基设法刻画我们关于真的前理论理解——“一个真理性的语句描述了与其一致的事物”这一点上,图式(T)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在像奎因和收缩论者的某些关于真的去引号的说明中,塔尔斯基的语义图式(T)则变成了“去引号”的图式。  相似文献   
104.
华锋 《世界哲学》2023,(1):150-159+161
本质主义在近几年模态知识论的讨论中得到了大量的关注和认可。继法恩对本质的模态性解释路径提出挑战之后,学界掀起了新亚里士多德式的本质主义的新浪潮。洛提出了一种先验的严肃本质主义,他认为我们可以凭借对给定事物的真实定义的理解而把握到该事物的本质,然后再依据桥律(□xP→□P)我们就可获得模态知识。我们认为,面对自然类事物的模态探讨时,运用纯粹的先验方法总会顾此而失彼,而采用一种混合式的分析进路将会是未来探讨如何获得模态知识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05.
传印 《法音》2010,(4):32-32
《净土决疑论》科判 为释此论,谨遵通例,试为科判,略为提要。但为阐述方便,未及周全允当,达者详之。  相似文献   
106.
107.
句法优先理论假设词类加工功能上优先于语义、动词论元结构和话语信息加工。来自德语和法语的证据显示, 词类违反阻断语义整合和动词论元结构加工, 因而词类优先于语义和动词论元结构。关于词类加工在功能上是否优先于话语信息加工, 尚无来自任何语言的证据。汉语证据尽管显示词类并不优先于语义, 但未充分讨论任务因素的影响。将来研究有必要使用ERP技术和违反范式, 从语义整合、动词论元结构加工和话语水平加工等多个层面, 同时操纵词类的正确性和非句法因素, 考察句法特性上与德语和法语不同的语言, 如汉语和韩语。这方面研究将有助于洞察一个语言的语言学特性如何制约或调整词类加工的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108.
自然科学是近现代无神论的重要基石,特别是生物科学向宗教神学领域发起的挑战。达尔文的进化论动摇了宗教神学的基础,成为科学无神论的支柱之一。在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压力下,传统的宗教势力为保存生存,不断调整的战略,企图为现代宗教罩上科学的光环。当代基督教新基要主义势力提出"智能设计论"(Intelligent Design),向生物进化论发起挑战。美国科学促进联合会发表声明,反对将"智能设计论"列入公共学校的教育课程。在国际宗教组织大力资助下,多种版本的"智能设计论"被翻译为中文在国内出版发行。而人文主义者、科学家的批判声音,仅在新闻媒体上有零星的报道。生物科学分支——神经认知学,用科学技术研究宗教神秘主观体验现象。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将会导致全世界超自然主义的逐渐衰退。  相似文献   
109.
彭丹 《孔子研究》2019,(4):97-106
"颜子没而圣学亡"是王阳明在道统论上的一句石破天惊之语。此语以其蕴藏的丰富内涵,形成了巨大的思想效应。陆象山关于颜子的类似论述与阳明此言一起,在中晚明被视为共同讨论的对象,但二者的实质其实有所不同;而湛甘泉作为接受者,对此语的理解却与阳明弟子王龙溪大相径庭;规模庞大的反阳明学者从道统序列和学说内容两个方面批判了阳明此语。阳明后学对于此语的轻忽,表明他们不再需要通过诉诸道统于颜子这种较为激烈的方式来争取正统了。  相似文献   
110.
心性之学从告、孟、荀开始即有"二性"或"二心"问题。《大乘起信论》以真如心和生灭心明确分开又统于一心的方式来解决二性之间的矛盾。程朱借鉴了"一心二门"和华严宗事理分界的思路,通过天理气质、人心道心之分,心统性情、心包理之和,来实现"即理"和"造作"、"存有"和"活动"的统一。但按阳明良知学,人心道心,或道德心和认知心却只是一心,没有二门二性之说。牟宗三高扬良知概念,又判朱熹一系"别子为宗",但是从一心开二门、良知坎陷,以及在"一性"问题上对阳明的批判来看,牟氏在基础思维方式上远于阳明,与朱熹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