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4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59篇
  371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群体道德情绪是指个体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在与群体互动过程中,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对群体成员的言行进行道德评价时产生的情绪,包括积极和消极两种群体道德情绪。文章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群体道德情绪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指出未来可以从研究方法、生理机制以及对教育的影响等方面来进一步探究群体道德情绪。  相似文献   
32.

采用量性研究方法对ICU护士进行调查分析,了解ICU护士道德困境和伦理气氛认知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ICU护士道德困境总分为43.00分(24.00, 67.00),伦理气氛认知得分为(3.44±0.38)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道德困境总分与关怀型伦理气氛呈负相关(r=-0.131,P<0.05),与功利型伦理气氛呈正相关(r=0.297,P<0.01)。护理管理者在临床工作中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塑造关怀型伦理气氛,避免或削弱功利型伦理气氛的形成, 从而降低道德困境的发生。

  相似文献   
33.
从仁的四个层面看普遍伦理的可能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儒家伦理是德性伦理 ,它的核心是仁学。仁学是一个较大的思想体系 ,有四个层面的基本内容。这些不同层面的内容可以同西方伦理进行广泛的比较与对话 ,亦可以互相补充 ,为普遍伦理的建立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其中 ,“亲情”之孝是人间关怀得以形成的自然的情感基础 ,“忠恕”之道则是人间交往的普遍原则 ,“爱物”之情为生态伦理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 ,“万物一体”之仁则为实现人与人。  相似文献   
34.

重大传染病疫情背景下,病原体的不断变异、疫苗保护效力的不确定性以及诸多后遗症会导致疫情难以控制,并且造成一个数量极其庞大的特殊弱势群体—感染患者。在感染患者从疑似患病到康复的期间,影响他人工作生活、恶化疫情防控形势、感染他人、亲友的抛弃、传染病污名化、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以及社会的歧视与排挤等潜在的道德创伤源会对其内心原本的道德体系产生巨大的冲击,甚至改变其原有的道德认知并击溃其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产生道德创伤。在此基础上,感染患者会因此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信任问题、精神问题、生存问题以及诸多消极观念。

  相似文献   
35.
简论经济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德性不是经济和德性或经济和道德之间的简单、机械的相加,经济和德性或经济和道德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是社会现象的两个方面.经济是人之经济,是人际关系之经济,它必然蕴含着生产责任意识、经营境界、经济行为规范和经济品质等德性内涵.而且,这些德性有着其他经济因素所不可替代的功能.  相似文献   
36.
随着技术干预和增强人类道德的系统性实现,引发了人们的希望与恐惧、期待与不安、支持与反对的对立。增强派认为,人类道德的发展已经严重滞后于科技进步,人类完全有权利进行道德增强:道德增强与自由意志、社会公平、人格特性等问题并不冲突,并能助人以达到"行善"境界。反增强派则主张人类无权进行道德增强:道德增强是一种"扮演上帝"的行为,会限制人类自由、扩大社会差距、人格同质化,甚至引发个体安全和社会风险等问题,道德增强的交锋实质上是传统道德自然主义与道德非自然主义两派博弈的理论翻版,它把技术与道德关系的思考引向深入,有助于人类探寻道德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7.
严复以实证主义的理路批判了儒家思想中的某些成分,但他的依古论说仍深受儒家思维方式的影响。通过对中西政教分合关系的分析、对知识与信仰的区分,严复为宗教的永远存在保留了位置,此即与人道相始终而不可废的宗教即为真宗教。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确立了儒家或孔教作为真宗教的人道教身份。这与他在民国肇建后考虑国性问题时明确地回归儒家传统一致,体现了严复前后思想的一贯性。  相似文献   
38.
传统儒家应对观包含了压力源、应对资源和应对方式三个部分。首先,儒家认为压力的来源就是道德方面的缺陷;而儒家的应对资源是以道德修养为基础的理想人格;儒家对压力的认知和应对也充满了道德因素。纵观儒家压力应对的全过程,儒家既注重个人内在的道德修养,又注重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传统儒家应对观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既可以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还能提高个人完成目标、克服困难的动机,也给予个体更多的自我调节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正问:家人与我的关系总体上不错,但家中除了我,其他人都没有信主,有时会因为信仰问题而产生一些冲突,这使我感到不安。作为基督徒,我当然盼望家人能早日皈信,但我向他们传福音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我该怎么办?一位姊妹:张琪  相似文献   
40.
自孔子开宗创派、以仁立教以来,有关仁爱、仁道的话语就始终贯穿于儒家的整个理论论说与思想演生的历史脉络中,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儒之为教的实质意义正在于它在历史上建构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话语、理念与实践。就仁道理念的实践次序而言,历史上的儒家大都强调自家庭之孝亲开始,逐渐由近及远地不断扩充践行仁道的范围,推己及人乃至于最终达到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高远境界。在今天,我们必须从仁学实践论的进路推进和深化儒家仁学思想的新开展,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其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