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德国唯心主义,尤其是谢林和黑格尔的学说,对19世纪和20世纪的俄罗斯哲学家产生了强烈影响。这些哲学家中包括弗拉基米尔·S.索洛维约夫,19世纪的一位杰出思想家。毫无疑问,谢林哲学,特别是其晚期所谓的实定哲学学说,对索洛维约夫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在其纲领性论文《抽象原理批判》中,  相似文献   
942.
潘虹 《孔子研究》2020,(3):93-100
先秦儒家天命思想上承殷周,并经过孔孟荀等儒家先哲进一步阐释与说明后不断向前推进,最终构成了以天命思想为统领、以天德合一为宗旨的宏大思想体系。在对待天命的问题上,先秦儒家一方面承认天命力量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又主张人在将"命"交由"天"控制的同时,通过积极主动尽自己的本分去回应天命,呈现出畏天命、顺天命和制天命的三重境界,灌注了先秦儒家对人与天、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对于今人正确看待生命和命运、理性追求生命价值、积极成就自我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43.
本文通过分析葛洪思想中儒道会通如何可能的问题,指明了儒道思想在内外融贯、本末贯通、儒道会通三个层面上的进展过程与整体结构,先验的明见了其奠基之根本,表明了儒道会通的一般超越论形式,从而根据性的豁清了中国思想史上经常出现却始终处于暧昧中的儒道会通问题.  相似文献   
944.
安乐哲将过程—关系思维由宇宙论扩展用于阐释儒学人性论、伦理学。他高扬人在关系性互动中的修身实践。在这种实践中,个人与角色是并生的。这种对"角色"的理解依重个体经验,具有很强的动态、开放和处境化的特征,从而缓和了对传统儒家血亲伦理所作的固化和封闭的理解。但由于经验具有复杂性,修身的发端不应该被绝对化地置于血亲—家庭关系中,"角色"应该被赋予更加多元的内容。同时,过程宇宙论可能给人带来无常、寂灭感,这不利于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945.
邹广文  李晓白 《孔子研究》2023,(1):53-61+158
儒学思想家们所倡导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整体宇宙观、“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伦理情怀和“取之以时,用之有节”的实践准则,既是儒家生态文化的核心价值诉求,更是儒家生态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儒家文化中的生态理论资源,不但能够为反思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而且能够为摆脱当前的环境伦理学困境提供启迪和借鉴,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文化支撑。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儒家的生态文化观进行现代阐释,实现儒家生态文化的现代转化,以更高的文化自觉推进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46.
近代以来,对于朱子历史定位的看法分歧很大。牟宗三定其为旁出,钱穆则认为,“纵谓朱子之学彻头彻尾乃是一项圆密宏大之心学,亦无不可”。从儒家生生伦理学三分法的角度判断,“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这一经典表述说明,朱子不仅既讲仁性又讲智性,而且要求以智性进一步对仁性加以再认识,其本质是由伦理进至道德。在儒学发展史上,这一思想是朱子第一次提出来的,意义深远。但因为朱子不承认仁性的思维方式是直觉,反对“以心识心”,致使仁性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道德动力大为减杀,造成了其学理的严重不足。兼容并蓄是其志,暗中偏斜是其实,朱子思想的重心事实上偏向了智性一边,未能很好地全面接续孔子的思想。承接孔子仁智双全思想格局的任务,有待后人完成。  相似文献   
947.
汉末魏晋时期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儒家政治思想经300余年意识形态化的实践后,汉末走向式微。汉末魏晋时期,其或是进行自我修正,比如,在政治用人的问题上,由重德轻才走向尚德与重才因时而定;或是汲取别派思想以自我完善,比如,重新评价并提高法家思想的地位,充分吸收名家思想最终形成魏晋礼法之治。总之,儒家政治思想经过新的整合后,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948.
现代新儒家的"明清思想研究"大体上坚持一个共同的学术立场,即从宋明儒的道德形上学的角度批评明清儒者异于宋明儒的思想观点.然其中亦有分别.大较而言,唐君毅比较全面、客观地研究、评价了明清儒者的思想成就,特别是对王船山哲学有精深的研究,且坦言继承船山哲学之精神.牟宗三推崇刘蕺山的道德人格,有限度地肯定了其思想成就,对黄宗藐、王夫之的政治思想成就有一定的肯定,然从整体上否定了清儒的思想成就,并继承其师熊十力的观点,认定清儒人格低下.刘述先对黄宗羲的思想有同情之了解,然对戴震等人开创的"内在一元论"的新典范从哲学理论的高度给予了严肃的批评,认为他们的哲学不是一种好的哲学.充分吸收台港新儒家的"明清思想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推进大陆的明清思想研究.  相似文献   
949.
狄百瑞是西方"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狄氏一生努力推动并促成了美国中国学对中国思想系统内部概念的研究,将中国传统思想引入西方乃至世界视野,提升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狄百瑞的"新儒家"思想体系与现代性息息相关,现代政治运动与思潮是狄百瑞学术研究的根本推动力;狄百瑞对中国传统进行研究,促成符合现代性观念的中国传统人文价值与西方价值的兼容、统一,最终落脚于解决世界范围的现代性困境问题。  相似文献   
950.
《学海》2019,(1)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可有多途,其中之一是构建儒家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发展儒家哲学、儒家伦理学、儒家教育学、儒家政治学、儒家经济学、儒家法理学、儒家社会学、儒家民族学、儒家心理学、儒家国际关系学等等。此为儒学当代发展之内在需要,亦为中国人文与社会科学发展之内在需要,而儒学恰有此能力。若能成其功,则对人类探索更为普遍、更具解释力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体系有重要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