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杨阳 《哲学研究》2012,(5):118-123
<正>国内的儒学和传统文化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主要受海外新儒学影响,其研究方法主要表现为:将典籍中的只言片语从思想家思想的逻辑整体中剥离出来,通过过度阐释的方法,赋予其现代或后现代的意义,并将其提升为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或特征。进入新世纪以来,后现代史学的影响有  相似文献   
902.
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的影响难以预料。在目前阶段,人工智能的冲击主要在于技术层面,并将逐步扩大到社会组织和生产方式诸方面。在带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情感智能人出现之后,可能会导致人的自我认知、社会结构和价值目标的进一步转变,这将比工业革命更为彻底地颠覆儒家伦理,因此,加强对儒家价值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的分析,对于理解儒家的未来,对于人类应如何更好地利用技术都将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3.
墨荀乐辩     
华夏古时,乐合诗舞,三位一体,彼此紧密联系,相融无间。[1]无论是祭天拜祖的庙堂礼仪,还是祝颂尊者的燕饮称觞,乐舞均不可或缺。其编排与表演,关乎礼制尊卑、等级秩序。天子至尊,为其演乐者共六十四人;诸侯次之,为四十八人;卿大夫居末,为三十二人。这些仪节载于典章,行诸朝堂,  相似文献   
904.
陈冠伟 《伦理学研究》2012,(1):38-41,63
杨树达先生的《论语疏证》、《春秋大义述》等著作表达了丰富的伦理观点,譬如仁,孝悌,忠信,忠恕之道,礼义廉耻,爱国主义,大同情怀等等。他的伦理思想与礼义之邦的传统道德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05.
先秦儒道面对死亡的时候有"无怨"和"无畏"的不同智慧,有描生与绘死的不同侧重,它们相异且又相融。其智其美与先秦儒道对死亡本质、对待死亡的态度、死亡价值界定和对死亡的超越路径的思考息息相关,是他们相同的"援天证人"的学术致思理路和"成仁"与"合道"的不同思想至高点在死亡观上的延展。  相似文献   
906.
本文分为四个方面探讨了儒学世俗化的现代意义:首先,指出儒学在现代所遭遇的最严重的困境,当是现代民众在“情感上拒斥儒学”;其次,分析了儒学被冷落的原因,认为就儒学自身找原因的话,这只能归咎于儒学后来的精神发展在价值取向上坚持“贵族化”倾向,越来越背离原始儒学重“世俗”的精神蕲向;再次,以方东美与牟宗三为例,说明现代新儒家不但没有改变以往儒学的精神方向,反而更以现代理性的方式,把原始儒学原本十分明白易懂的说教变成了只有少数知识分子才能体悟的“绝学”;最后,就如何改变现代新儒家发展儒学的路数,以求实现儒学世俗化谈三点具体意见:1.须改变立场,由重“士”转向重“民”;2.须改变观念,由不能容忍世俗价值转向重视民众的世俗要求;3.须改变导向,由专注正面指导人生转向积极关注人生的负面。  相似文献   
907.
马注认为,儒家的典籍中存在上帝(天)等与真主造化万物相关的思想,这是马注认可儒家的基础。然而,孔子、子思、孟子之后,上帝(天)等造化万物的观念没有被后儒所传承,这也是马注对后儒不满的重要原因。对于儒家的圣人孔子,马注从真主造化万物这一理念出发,阐释了孔子所谓的"天"这一造化万物的概念,并基本与真主吻合,这是马注把孔子称为圣人的关键。在对儒家综合认识的基础上,马注提出了扶儒黜异的伊斯兰教中国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08.
儒学具有心学传统,以为人处世作为立论基础,其方法论"反求诸己"。儒家心学伦理以心为本体,以中庸为德性,通过养心、治心求得放心而建构起内在的主体性和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909.
倪培民 《哲学动态》2023,(7):46-54+128
“平庸之善”是由阿伦特“平庸之恶”一词引申而来。儒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正可以说是“平庸之善”,即善行成为人们无需思虑决断的常态。这种常态需要个人的基本道德修养,更需要合适的社会环境条件。传统儒家“风行草偃”的观念揭示了个人修炼功夫与社会条件的关系,即个人(尤其是社会精英层)的功夫可以“外体化”为社会风气(文化)和社会体制,而大众的功夫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和体制的“功用”表现。只有当个人的德性“外体化”为相对独立于个人修持的社会存在,形成体制性的保障和文化氛围,才能防止“平庸之恶”的泛滥和促进“平庸之善”的形成。从作为整体的人类生存状态来看,功夫的提升就是“人类的成熟”;个人功夫“外体化”为社会的体制和文化,就是人类总体功夫的“体身化”。  相似文献   
910.
唐代的许逊崇拜与宋元净明道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中国道教》1990,(3):39-42
关于净明道发生的时间,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看法,或认为东晋,或说唐代,或主宋元。宋元说又分为两种,一种认为形成于南宋初的何守证;另一种认为发生于元初的刘玉。笔者认为,魏晋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社会上产生许逊、吴猛等人传播孝道的现象是不足为奇的,且汉代道教已经接受了儒家伦常观(参见《太平经》)。魏晋道教则进一步以行善立功等儒家伦理作为神仙长生的先决条件。但说作为一个道派的净明道已于此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