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9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8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东汉时期,以经注律之风大兴,经学开始渗透入法学领域,法学受到经学极大的影响。同时,亦有以律注经之现象发生并盛行。所谓以律注经,即援引汉代律令制度来解释儒家经书大义,何休即其代表人物之一,而其所注《公羊传》则为运用这种方法的代表性作品。实际上,汉代社会历来经律并重并用,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以经注律与以律注经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两者分别推动了法律儒家化与经义法律化的进程,并共同促进了经律融合。  相似文献   
202.
正道教上承老子的大道,下接民间的信仰,用宗教的方式把道家哲学与民众习俗融合起来,始终高举爱国守法的大旗,内以修身、外以济世,具有海纳百川的心怀,对于老子道家智慧的传播、儒家伦理的弘扬、中华文化的坚守和创新、人民生命健康的改善、民间社会的稳定和对外文化交流,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习近平主席最近多次讲话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又指出,民族复兴以文化兴盛为支撑,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是海内外中  相似文献   
203.
沈顺福 《现代哲学》2012,(1):110-115
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是相对的,包括儒家的仁义礼智等.这种价值观得到了宣扬并被某些主体接受时,新主体因此而产生.主体的产生,从西方理性主义(康德、黑格尔等)的哲学角度来说,便是善良意志的发生;从中国儒家哲学的角度来说,便是诚意或德性的发生.意志、德性是存在的绝对者.绝对仅仅是存在自身(identity)的规定性.绝对,从时间的角度来说便是永恒,从空间的角度来说便是普遍,从逻辑的角度来说便是无限.主体接受外在、客观、相对的事实时,主体的意志、德性随之而产生.意志与德性的产生标志着永恒、普遍、无限的绝对者的形成.相对者走向了绝对者.普遍价值因此而可能.  相似文献   
204.
荀子因应战国后期思想界话语环境的变化,展开了批判先秦诸子之历史活动和思想主张的学术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有辟枉、解蔽、批儒等方面内容。荀子期望藉此彰显绍述孔子学统,尊孔隆礼,“净化”儒家理想人格,廓清儒学发展的道路和儒家门户。这种学术批评实践,排除了其他学派对儒学可能造成的非理性渗透和侵蚀,对秦以后儒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厘清方向的作用,并使其避免了其他先秦诸子之学的命运──退向边缘或走向消解。  相似文献   
205.
儒家的政治志向是治国平天下,为此,儒家非常注重营造和谐社会。儒家认为,和谐社会是公正、公平的社会,“天下为公”是实现社会公正、公平的重要前提。和谐社会是讲礼义、守秩序的社会,“礼之用,和为贵”揭示了“礼以和谐为用”的特征。和谐社会是关怀和扶助弱势群体的社会,要求给予弱者以更多的人道关怀,让弱者能够像强者一样分享文明进步、社会发展的成果。儒家关于营造和谐社会的思想智慧,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6.
儒家哲学的方法论建构至今仍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代以来,人们忽略了修身是儒家哲学的基本方法,而代之以西方的逻辑分析方法,导致儒家哲学方法的西式理解。其实,儒家建立在修身基础上的"知己"、"絜矩之道"等既是修养方法,也是"做"哲学和建构生活的方法。儒家哲学的基本精神是要从主观上升到客观,最后又回到主体的道德精神中去。研究传统儒家哲学不能遗忘这些方法,但也要认识其限制性。  相似文献   
207.
一、前言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整个世界在物质文明、技术手段方面发生了巨大的进步。它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舒适,另一方面也给人们的思想和社会带来了很多问题。人的主动性相当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反而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在机械工  相似文献   
208.
在对艮卦的解读中,船山着意阐发了侧重功夫论意义的作为君子治心和处事原则的"行止之道",内在地形成了对儒家"知止"思想的全面阐释,其蕴涵包括四个层面:为何止、如何止、止于何处与止何为,分别涉及"止"的原因、方式、目标与效果。泛言之,"素位"、"尽性"与"治心"是其具体方式,"即行而止"与"止其所"是其行为原则,"成物我"、"厚终始"是其最高理想。  相似文献   
209.
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经过十几个世纪的本土化发展,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相互借鉴、珠联璧合,提供了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和谐交融的范例。  相似文献   
210.
高志强 《心理科学》2018,(5):1274-1279
儒家肯定感性忧乐的自然合理性,但是认为感性忧乐有待于外,陷溺于感性忧乐,容易使人流于以物役心的异化状态。儒家忧乐思想的根本形态是德性忧乐,德性忧乐的根据是本心自足之德性。儒家以德性之忧作为德行修养的内在心理动力,德性之乐是在德性彰明过程中本心情感的自然涌现,可以统摄和超越感性忧乐,实现忧乐圆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