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6篇
  78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31.
关于“医学目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鉴于当今世界医学面临的新形势,研究医学目的是具有全局意义的发展战略问题,也是与人们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医学目的是“预防疾病,维护健康”,而非“清除疾病,阻止死亡”;医学维护的是健康的生命,而非仅具有生物学意义的生命;医学要研究“生”,也要研究“死”。  相似文献   
632.
走向21世纪的健康新概念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耿文秀 《心理科学》1998,21(3):258-259
97年暑假后开学不久,浙江新闻界相继报道了本省一学生以较优成绩被外省一重点大学录取,但报到后仅一周便因为想象而回了家,其父只好为其办了退学手续。这一退学事件触动了很多家长,杭州一位母亲致电报社,谈及其正在重点高中就读的孩子要求:将来上大学时,需母亲“陪读”以照顾生活,并说:“我会告诉同学,你是我带来的保姆。”其实这并非是一偶然的、特殊的或罕见的事件。前两年中日青少年友好联合夏令营中,中国孩子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素质很不理想就已经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上海《文汇报*教育园地”或“教卫新观…  相似文献   
633.
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四个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四个统一广东医学院(湛江524023)王小燕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辩证地揭示人的健康与疾病的规律,准确地反映了人的三重属性,从哲学的高度看待人体与人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医学观,促进以下四方面的统一。一、人的生命存在...  相似文献   
634.
评论一下“健康心理学”领域的科学和专业的动向。我讨论最近的关于健康的提高、疾病的发展的心理因素、健康和患病的心理表现、紧张和应变、社会支持、提高应变的调节能力以及影响本领域的进步的动向。如成本遏制的需要以及人类的衰老的研究。  相似文献   
635.
教师的应付方式与心身健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心理学界对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应付的研究概况,重点是应付的定义、应付的分类、教师身心健康等。在此基础上,简述了作者对广州和澳门两地区184名中小学教师心身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结果,并对两地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还就如何增强教师的心身健康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36.
健康概念操作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37.
健康与卫生保健的公平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 对健康与卫生保健公平性问题广泛的国际关注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卫生改革的普及与深入,健康与卫生保健公平性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卫生政策研究者与决策者的重视。90年代中期,WHO提出了有关公平性的全球性启动项目,其总目标是“促进和支持减少可避免的健康和卫生保健中社会差距的政策与行动”[1]。WHO指出这个项目是构建在20年前的“人人健康”(HealthforAll)目标的基础上的。其具体目标是:11 减少健康与卫生保健方面的社会差距,在优先选择的国家与国际组织中采取政策与行动,调整目前在经济、…  相似文献   
638.
关于健康社会性格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剑清  孟慧 《心理科学》1999,22(5):427-430
社会性格作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其健康程度将直接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本研究发现,当代人健康社会性格体系由五个因素构成,分别是:进取心、道德感、安定感、领导性与家庭性,为进一步深入探究,本研究采用跨文化方式,将日韩、欧美的参照样本与当代中国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性别与国别因素对于五个因素中的若干项具有显著性影响,体现出跨文化差异性。本研究对于成功塑造跨世纪中国人健康社会性格将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39.
师范学生自我价值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顾海根 《心理科学》2002,25(2):217-218
自我价值感(feeling of self-esteem)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me)对社会主体(包括群体和他人)以及作为主体的自我(I)的一种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它是一种稳定的人格倾向,对个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产生一种弥散性影响,与健康人格有密切关系。国外对自我价值感有不少研究,如Roseaberg(1965)编制了自我价值感量表,Pelham等人(1989)提出自我价值感是由个人在某些特殊领域或重要领域的自我评价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40.
美国医疗保险为什么"抛弃"在职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医疗保险领域存在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老年人、儿童有着相对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而最具生产能力的在职者却成为公共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的"弃儿",大量在职人口医疗保险制度的缺乏,对美国社会经济造成了显著负面影响,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分析美国不同年龄段人口医疗保险制度现状的基础上,从美国公共医疗保险制度设计、雇主医疗保险制度特点等角度分析美国在职者无医疗保险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并探讨美国医疗保险未来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