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0篇
  2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本研究采用两个实验在公共媒体信息背景下考察人们对不同效价新闻的加工偏向,以及新闻群体属性在加工偏向中的调节作用。实验1、2均以不同效价的内外群体的真实新闻为实验材料,实验1采用选择接触范式,从行为选择层面间接考察被试阅览不同新闻时的注意选择偏向;实验2采用点探测范式,增加两种SOA(200ms / 500ms)条件,进一步直接地揭示被试加工新闻信息时的注意偏向特点选择行为偏向背后的注意偏向特点。结果表明,实验1中被试倾向加工积极的内群体新闻以及消极的外群体新闻;同样,在实验2的注意后期,也发现人们对内群体新闻的积极注意偏向,与对外群体新闻的消极注意偏向,而在注意早期,人们对积极新闻存在注意偏向,且不受群体属性影响。结果符合社会认知加工的内群体偏好与外群体贬低偏向。  相似文献   
212.
采用偏好判断和真伪判断任务,通过两个实验探讨微表情作为启动刺激时是否会影响观察者的偏好判断和真伪判断.结果发现:负性微表情(愤怒微表情和悲伤微表情)既影响观察者的偏好判断,也影响观察者的真伪判断,而正性微表情(高兴微表情)仅影响观察者的偏好判断,而不影响观察者的真伪判断;在三种微表情作为启动刺激的条件下,阈上呈现比阈下呈现产生更强的启动效应;仅在愤怒微表情条件下,女性比男性观察者表现出更强的偏好判断,而在其他条件下,均未出现性别差异.由此可见,微表情的启动效应既有与情绪启动效应的相似之处,也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13.
以68名20~33岁之间的未婚女性为被试, 探讨了她们在信息板上做出择偶决策时的线索偏好及信息加工方式。结果显示:(1)候选人的性格、健康状况、责任心是女性择偶时优先考虑的线索; (2)被试在完成信息板任务时间接表现出来的线索偏好不完全等同于主观评估给出的线索偏好; (3)择偶决策是一个有限理性的启发式搜索过程, 且时间紧迫性和候选人数量影响被试对择偶线索的信息加工方式; (4)候选人数量与择偶满意度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增加候选人数量并不一定能够提高决策后的满意度。依据有关的理论和发现对这些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14.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网络幸福感问卷、网络使用偏好问卷,对4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以探索大学生网络幸福感的特点及其与网络使用偏好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网络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网络使用偏好中休闲娱乐维度的得分最高,网络使用偏好类型中普通型居主导地位;(2)网络幸福感和网络使用偏好类型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与休闲娱乐偏好的相关最高;(3)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休闲娱乐偏好对网络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游戏偏好对网络幸福感中的便利感、活力感、自由感因子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15.
段婧  刘永芳  何琪 《心理学报》2012,44(3):369-376
采用IAT技术测查被试的内隐自尊, 并引入收益和损失两种任务框架, 综合探讨了内隐自尊水平、任务得失框架对自我决策和为他人决策时风险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收益框架下, 被试为他人决策时更冒险, 而在损失框架下, 为自我和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无显著差异; (2)与为自我决策相比, 低内隐自尊者为他人决策时更冒险, 而高内隐自尊者为自我和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无显著差异; (3)内隐自尊水平与任务框架的交互作用及内隐自尊水平、任务框架和决策者角色之间的三级交互作用均不显著。依据相关的理论和发现对这种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16.
吴真  孙影 《心理科学》2021,(3):682-690
职业决策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心理距离作为个体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否也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偏好?研究通过4个实验,采用2(心理距离:远、近)*2(性别:男、女)混合实验设计,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心理距离(空间距离、时间距离、社会距离、假设性)和性别对职业决策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1)大学生在心理距离远的情境下更偏好选择稳定、职业声望高的职业;在心理距离近的情境下更偏好选择薪资高、专业对口的职业。(2)空间距离、时间距离、社会距离近的情境下,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偏好选择薪资高、专业对口的职业。  相似文献   
217.
婴儿的动、名词词类学习存在跨文化差异,但是很少研究从注意偏好角度解释这类差异。本研究利用习惯化范式考察汉语婴儿在6-8个月和17-19个月时对事件中人物,动作和物体的区分。结果发现,6-8个月的婴儿仅能区分动作变化,对人物和物体无法区分,而17-19个月的婴儿对三类变化均可以区分。本研究提供了婴儿早期注意偏好发展的实验依据,同时为儿童早期单词获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18.
文章回顾了国外对潜在(异性)伴侣绝对身高、相对身高偏好的已有成果;从进化心理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交换理论梳理了两性择偶时身高偏好的原因其差异。预测今后将是研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结果的普遍性,对结果的解释将是几种理论间观点的借鉴与整合。  相似文献   
219.
区域刻板印象(regional stereotype)是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地区人群群体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区域刻板化既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也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区域刻板化的形成既有心理因素,也有社会因素、个体因素。  相似文献   
220.
分别运用外显的描述性范式和内隐联结测验两种方法对决策的比率偏好及其特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外显决策受到效价类型的影响,负效价情景下的比率偏好现象明显降低;(2)被试存在内隐比率偏好效应,这种偏好影响着被试对决策的认知和解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3)运用内隐联结测验来测量内隐比率偏好是有效、敏感的。(4)外显比率偏好与内隐比率偏好涉及决策的不同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