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田相娟  曹衍淼  张文新 《心理学报》2020,52(12):1407-1420
累积压力假说与匹配-不匹配假说均可解释远端和近端逆境对个体抑郁的影响, 但鲜有研究考察遗传基因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法和DNA分型技术, 对970名青少年进行间隔3年的追踪调查。分别以母亲消极教养、同伴侵害为远端和近端压力指标, FKBP5基因多位点累加得分为遗传指标, 考察三者对青少年抑郁的交互作用及性别差异。结果发现, 在男青少年中, E × E × G显著。当累加得分较高、同伴侵害水平较高时, 母亲消极教养显著负向预测抑郁, 符合匹配-不匹配假说; 累加得分较低时, E × E不显著, 但倾向于以累积压力假说的方式发挥作用。女青少年中, E × E × G不显著。研究结果提示, 在男青少年中, 累积压力假说与匹配-不匹配假说均可阐明抑郁的发生机制, 分别适用于携带不同FKBP5基因多位点累加得分的个体。  相似文献   
42.
假说逻辑思维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疾病谱的巨大变化,人类健康面临许多困惑和无奈,在此背景下加速医学研究显得日益迫切,发展医学假说就具有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迫切需求性,作为高等医学教育有必要探索培养假说逻辑思维素质的有效路径,以满足发展医学事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43.
认知年老化与执行衰退假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认知年老化领域,执行衰退假说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理论。执行衰退假说在理论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在实证研究中却存在很多困难,如执行功能的可分离性问题,执行功能测量的信度和效度问题,以及执行功能与加工速度的关系问题。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焦点是:在行为学水平上,控制一般性因素(加工速度)后,执行功能是否仍对认知年老化起重要的中介作用;在神经水平上,执行(额叶)功能随龄的变化情况,以及在认知年老化过程中,额叶在大脑功能重组中扮演的角色。最终实现对认知年老化的理解,需要将认知功能与大脑结构联系起来;既看到广泛存在的共同的基本机制,又不能忽略不同认知结构的选择性变化。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海量心电图资料的分析,发现每个人的心电图波形绝然不同,均有其自身特点,也即具有唯一性,而同一人的心电波形在出生后至18岁成年前如人的容貌、身高、体重一样变化较大,成年后则相对稳定、基本不变,我们认为心电波形如同其他生物特征一样具有生物特征的显著特点,由此提出心电图心电波形具有唯一性的假说.  相似文献   
45.
森田疗法与心理分析是目前我国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两种东西方心理疗法。它们都是为治疗神经症而创立的。仔细考察两种疗法 ,我的发现并不像高良武久所说的 ,森田疗法是对心理分析疗法的彻底否定[1] 。两种疗法有相似的人性观 ,因而在病因的诠释、治疗原则上同大于异 ,只是各俱其文化特色的治疗程序和具体操作方法迥然不同。1 人性的假说有关人的科学探索离不开关于人类本性的基本假说。森田和弗洛伊德的治疗模式也反映了他们对人性的理解。从决定论和自由选择这一人性维度看 ,可以说他们都是决定论者。森田认为 ,我们的身心活动是受因果法则…  相似文献   
46.
分子医学已深刻地影响到人们对疾病本质的认识 ,同样也深刻地改变着医学研究的模式。临床医生一方面忙于诊治疾病 ,另一方面又匆匆地走进实验室 ,追寻分子呀 ,克隆呀 ,基因、基因组等等。然而 ,这种“分子、克隆”离临床实际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这种研究也是一种脱离临床的研究 ,难怪国际著名的医学刊物Nature -medicine发出振聋发聩的“临床研究万岁 !”[1] 的呼声。其实 ,临床医生如果能结合临床第一手资料 ,从事研究还是大有可为的。笔者结合自己在临床选题和研究过程中的体会 ,谈点看法 ,供同道们参考。1 选题 :从病例开始临床上许多疾…  相似文献   
47.
陆月宏 《学海》2007,(6):55-57
本文首先阐述何谓永恒轮回,接着阐述了两种永恒轮回,认为永恒轮回与超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事实上表现了两种永恒轮回之间的紧张.本文对《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永恒轮回与超人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的探讨,认为正是这种关系的既紧张又密切使得尼采晚期的哲学呈现出深邃而迷幻的矛盾色彩.  相似文献   
48.
生命科学中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赋予生命进货以新的涵义,王身立教授等关于酶性DNA的发现无疑亦复如此,从其发现过程中,我们想到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的某些主张,即其认识论意义,注重前科学事实的博物精神。就其对于前生命进货的重建意义而言,这里提出了生命大分子的二次起源假说:核酸首先作为酶起源,然后才作为信息分子起源,因此,酶概念应该有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49.
采用跨期选择任务范式,考察得失情境下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结果发现:(1)为自己决策比为他人决策更偏好于选择即刻选项;(2)损失情境比获益情境下更偏好于选择即刻选项;(3)获益情境下为自己决策与为他人决策在选择即刻选项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损失情境下为自己决策比为他人决策更偏好于选择即刻选项,表明得失情境下自我–他人决策差异存在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50.
李秀丽  李红 《心理科学》2012,35(1):105-110
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们设计了测量情感决策的经典爱荷华赌博任务并提出了体细胞标记假说来解释其研究结果,但迄今为止这一假说还没有得到一致认可。许多研究提出了可能影响爱荷华赌博任务成绩的其他因素。本研究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验法探讨风险取向类型这一人格因素是否影响正常个体的爱荷华赌博任务成绩。实验结果显示,不同风险取向类型的个体在爱荷华赌博任务中的成绩和表现截然不同。典型风险趋向型个体在爱荷华赌博任务中的表现类似于某些神经系统患者,倾向于更多地选择不利纸牌,其任务成绩显著差于典型风险回避型个体。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风险取向类型是影响正常个体爱荷华赌博任务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