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21.
张明哲  白学军 《心理科学》2022,45(4):794-802
通过使用眼动追踪技术,采用2(呈现条件:同行呈现、跨行呈现)×2(词频:高频、低频)×2(阅读方式:朗读、默读)的被试内实验设计,探讨了词频和阅读方式对词跨行呈现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呈现条件、词频和阅读方式的主效应显著,跨行呈现、低频和朗读的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更长、总注视次数更多;呈现条件之间在凝视时间上的差异,高频词大于低频词;呈现条件之间在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次数上的差异,朗读大于默读。结果表明,词跨行呈现干扰了阅读,且这种干扰作用受词频和阅读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2.
为探究情绪效价与空间动作的隐喻联结如何影响中国成人及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对外语情绪词的学习,要求被试在学习阶段根据情绪效价将新学习的实体外语词卡放在对应空间位置。测试阶段采用二选一迫选任务,记录新词学习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结果显示,无论是成人组还是儿童组被试,隐喻一致组在测试阶段中对所学外语词的再认反应时均快于隐喻不一致组和控制组。研究表明,成人和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均存在情绪效价–空间动作隐喻联结的心理表征,并且该联结可以影响成人及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外语情绪词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23.
汉语歧义词加工中抑制机制的作用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个实验探讨对汉语同形歧义词和同音歧义词不适当意义(与句子语境不一致)抑制的时间进程。被试为128名大学生,实验采用意义适合性判断任务,即要求被试又快又准地判断探测词的意义与刚呈现的句子意义是否相符合,探测词分别在ISI(interstimulus interval)为200和800ms时呈现。实验结果表明:(1)ISI为200ms时对同形歧义词的不适当次要意义的抑制尚未完成;但是对同音歧义词的不适当次要意义的抑制基本完成。(2)ISI为800ms时对同形歧义词的不适当次要意义的抑制基本完成;(3)即使延长加工时间,同形歧义词和同音歧义词的不适当主要意义还是难以被完全抑制。  相似文献   
324.
针对Manens和WolterS(2002)关于内插材料加工对内隐记忆的影响的研究设计中没有考虑到内插材料与目标词语义特征匹配这一条件,通过实验证实了,与目标词有不同特征匹配的内插材料加工对目标词线索提取的内隐记忆有着不同影响:可能没有影响,可能干扰也可能促进。在不同学习加工类型和不同测验类型条件下,内插材料对内隐记忆的影响将可能表现出更加复杂的情况。  相似文献   
325.
索引词不同于专名和限定描述语,因此需要一个专门的语义理论对其进行解释。本文首先介绍了索引词的经典解释理论——Kaplan([15])的二维语义论,然后考察了反驳Kaplan理论的四类反例:(a)"only"辖域中受宽松约束的"Ⅰ";(b)第一人称涉己信念报告;(c)转换索引词;(d)延指现象。综合这四类反例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反例不足以否定Kaplan关于索引词直接指称的论断,但Kaplan所否认的"怪兽"确实是存在的。基于此,我们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并在文末从索引词研究的角度探讨了汉语中的"我"和"自己"。  相似文献   
326.
刻板印象的激活效应:行为和ERPs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沛  杨亚平  赵仑 《心理学报》2010,42(5):607-617
以刻板印象表征中的核心内容——刻板特质词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分类-确认范式对刻板印象激活效应的时间进程及其认知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性别范畴词"男"/"女"作为启动刺激,以性别刻板特质词作为靶子,特质词与范畴词构成一致和冲突两种情境,记录了34名被试(男女各半)对特质词与范畴词进行一致性判断时的行为反应和ERPs。结果发现:(1)刻板印象冲突情境下,因刻板印象激活效应的作用,被试的反应时要比刻板印象一致情境下更长;不同性别的被试均表现出性别内群体范畴词激活优势效应,即内群体范畴词启动条件下反应时更短。(2)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对早期ERP成分(P1、N170、N100、P2)没有影响,在刻板印象冲突情境下诱发了额-中区更显著的N400,该成分标志着刻板印象的激活效应;不同性别的被试均在内群体范畴词启动下诱发了波幅更大的P600。(3)刻板印象的激活效应以及内群体范畴词激活优势效应均发生在知觉后阶段。  相似文献   
327.
妙用“曲解”见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曲解”,就是说话人出于某种表达需要,利用谐音、一词多义或语言结构等语言条件,对某些词句有意进行的一种歪曲的解释。它是一种高度的思维机智,一种高超的语言技巧。  相似文献   
328.
汉语同形歧义词歧义消解的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采用启动范式,利用句子语境探讨同形歧义词(homographs)歧义消解的过程。结果表明:与语境一致的歧义词的主要意义首先得到通达,与语境一致的次要意义随后才被激活,与语境不一致的歧义词的意义没有得到激活,语境敏感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本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329.
汉语词类歧义解决(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宁宁  舒华 《心理科学》2003,26(6):1052-1055
采用眼动记录阅读范式,考察汉语词类歧义解决过程。阅读材料为含有单字词类歧义词的句子,歧义词前面的语境不提供明确的偏向性信息,后语境提供解歧信息。结果发现,当后语境支持次要用法时,歧义词及后面第一个解歧区的总阅读时间加长,歧义词后第二个解歧区的回扫次数增多,而当后语境支持主要用法时没有出现类似的现象,表明相对频率能够即时影响词类歧义解决过程,结果支持基于制约的模型。文章对汉语词类歧义解决过程、不同实验技术及其引起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30.
采用掩蔽启动范式下的词汇决定任务对非平衡维英双语者同源词和非同源词的启动效应进行考察。实验包括同源词和非同源词两个实验,均为2(启动类型)×2(翻译方向)两因素重复测量设计,结果显示非平衡维英双语者同源词启动效应显著,方向效应不显著,非同源词启动效应和方向效应均显著,同时,两个方向上(L1-L2、L2-L1),同源词启动效应均大于非同源词的启动效应。表明非平衡维英双语者具有同源词优势效应。此外,同源词两个方向的跨语言启动效应具有对称性,而非同源词两个方向的跨语言启动效应具有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