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2篇
  4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21.
儿童攻击行为与"心理理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采用自然观察法评定177名3—4岁儿童的攻击行为。以攻击行为平均分为指标从被观察儿童中选取93名为被试.采用“意外转移”和“欺骗外表”两种实验任务,比较各类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本研究得出主要结论:总体而言.攻击儿童与无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不存在显著差异。间接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显著高于身体攻击儿童。各类儿童的表征变化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支持了我们提出的攻击行为“类型特殊性”假说。  相似文献   
322.
季蒙 《周易研究》2004,(3):58-61
论文通过对<说卦>中纷繁的类现象的讨论,旨在说明周易观象取类思维的规律,从而接通中国学术中类思维的规律,指出类思维是贯穿在古代思想学说中最一般的规则.  相似文献   
323.
从佛教文献以及龟兹现存的佛教遗迹可以明显看出,古代龟兹佛教属于小乘佛教,早期流行阿含部,法藏部也杂有流行,还发现了密教的经典。龟兹佛教受到罽宾一带佛教的影响,后来小乘说一切有部长期占据主流地位。当地出土的梵文、吐火罗语文献绝大部分属于说一切有部经典,这与古代高僧的记载相一致。从龟兹保存的石窟中可以透视出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在龟兹的流行情况,克孜尔石窟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其壁画内容主要反映"唯礼释迦"的小乘思想,并且有些题材仅出自小乘说一切有部经典。  相似文献   
324.
朱子的“中和旧说”是对其早期思想的延续和深化。在“中和旧说”中,朱子以生生不息的变化和心灵的不息活动为已发,以使得这一活动得以不息的本原为未发。为了通过已发把握未发,朱子将工夫指向了把握不息之流的一念、瞬间,但这一工夫方向却带来了支离、急迫的难题。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朱子调整了对生生变化的理解,在生生变化中确立了本原的相对稳定的完足的呈现形态,这一调整体现在心性关系上就是心灵在未发时节呈现自身具足的天命之性。这一转向既是朱子对延平静中体验未发之教的安顿,更是他本人致思生生变化的思想结果。  相似文献   
325.
敦煌道教文献是敦煌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我国东汉以来各个时期的宗教信仰、民间习俗都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一片有待进一步开垦的处女地。笔者在研究敦煌道经的过程中发现《太玄真一三善行法发愿经》①与《天尊说三善发愿经》②,同属一部道经。以下几点,主要可以为证:1.经题用词大同小异(1)《太玄真一三善行法发愿经》和《天尊说三善发愿经》的经题,都有“三善”一词。“三善”之名,较早见于《吕氏春秋》。儒家经典也常见,如《礼记·文王世子》:“君之于世子也,亲则父也,尊则君也。有父之亲,有君之尊,然后兼天下而有之。是故养世子…  相似文献   
326.
时序信息提取特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云  黄希庭 《心理科学》1993,16(5):257-264
时距区分性理论认为提取时序信息是在包含一定项目的检索系中检索抽样的过程,通道因素应当对正确率和速度都产生影响.本文分别以英文字母和汉字为材料,对时序信息的提取特点作了两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只有材料的呈现顺序对时序信息提取的正确率和速度都有影响,通道因素只影响提取的正确率,而速度则未受其影响。显然,用时距区分性理论来说明时序信息提取特点是缺乏足够证据的.本文提出,对时序信息提取机制尚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27.
高秀昌 《孔子研究》2018,(6):117-121
蒙培元先生作为冯友兰先生的弟子,他是自觉地传承"冯学"并期望对之加以发扬光大的知名学者。冯先生创立了以"境界说"为"灵魂"的新理学哲学体系,蒙先生则接着冯先生的"境界说"讲出了自己的"新境界说",并创立了"情感哲学"的哲学体系。冯先生把"境界说"理性化,蒙先生则把"境界说"情感化。因此可以说,两位先生的"境界说"有着实质的不同:蒙先生将"境界"问题归结为情感问题、精神生活问题、心灵问题而不是概念问题,表明他在纠偏的同时,又偏离了冯先生所倡导的理性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328.
孙中山吸取西方自然科学的成果,结合中国社会实践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进化论哲学思想,即宇宙进化论、生物进化论和历史进化论。他的进化论哲学思想超越了西方进化论,将进化论运用到历史和认知领域,提出了“突驾说”和进化认识论,因此孙中山的进化论哲学思想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29.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开篇这三句平直易解的话,由于缺失具体语境,在孔子身后的数千年间,语义泛化,被加以最通俗、最一般的解释.学就是学习,习就是温习或复习.由此也产生了"学习"一词.并且,"不亦乐乎"也化为习用的成语,"有朋自远方来"也成为欢迎远道而来的友人的套话.本文运用本证式的语句互见法,以<论语>证<论语>,首先对这三句话的几个关键词进行了考证.考证结果认为,"学"字,大多是指为了干政"复礼"而进行的学习,"习"是演习与实践之意,"时"则是"适时"之意.又根据前人的训释,将"朋"解为"众".与上述考证结果相应,笔者还从<论语·子路>篇所云"叶公问政,子日:近者说,远者来"一句发现了理解<论语>开篇语境的密码.这就是"问政"的"政"字.关于这句话与<论语>开篇的联系,历来无人揭示,因而也就无法准确把握<论语>开篇的语境.由于这一发现,<论语>开篇豁然开朗,孔子说这句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对为政者言为政.  相似文献   
330.
梁韦弦 《中国哲学史》2012,(2):38-43,31
本文经过考证认为,汉魏学者将《说卦传》的八卦方位与汉易卦气六日七分术的四正卦说混为一谈是错误的;康有为、顾颉刚以"《说卦传》与汉易卦气图相合"为理由指《说卦传》为汉人所作是不能成立的;古今一些学者用汉易卦气说对《周易》经传所作的种种解释,皆无切实根据而错乱悖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