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十方堂     
本文介绍了藏传佛教寺庙十方堂的建筑、塑像及其特色  相似文献   
112.
五代北宋时期的五台山佛教,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对此重要的课题未能全面而深入地加以探讨和研究。本人不揣学识浅陋,仅就五台山成为当时佛教圣地的原因、五台山佛教在中西交通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作一探讨,不当之处请读者指正。一自北朝以来。  相似文献   
113.
傅桂明 《法音》2000,(5):20-20
本刊讯4月19日,春和日丽,扬州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前绿树掩映,嫩草如茵,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20周年纪念法会在此隆重举行。 1200多年前,曾任大明寺住持的唐代高僧鉴真大师,应日本僧人的邀请,历尽艰辛,出生入死,于公元 754年到达日本。鉴真留居日本10年,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地弘扬佛法,对日本的佛学、医药学、建筑艺术、文学、书法和印刷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倍受日本人民的尊崇。鉴真逝世前,弟子思托为他塑造了一尊干漆夹塑像,后被列为日本国宝。1980年4月,在中日双方的努力下,鉴真大师像回国“探亲”,曾…  相似文献   
114.
弥勒信仰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现就国内外弥勒信仰研究成果与现状作一分类说明,进而指出弥勒信仰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对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5.
本文根据明代贵州发生的几次重大历史事件,同时结合地方史志和碑刻文献,对梵净山《敕赐碑》进行了比较深入地考证和研究。本文指出:明代中后期梵净山地区发生一系列大规模苗民起义,促成了梵净山在嘉靖至万历年间的两次大规模重建。明王朝为稳定梵净山地区的统治,一方面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武力征剿,另一方面又在此大力推崇佛教,兴修庙宇,敕封加冕,藉以强化佛教对少数民族的教化功能。万历四十六年,明神宗任妙玄为钦命僧,重建梵净山金顶古寺,赐镇山之印,梵净山逐渐形成"一大正殿、四大皇庵、四十八大脚庵"的格局。明代梵净山佛教的鼎盛是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必然结果,为清代梵净山"弥勒菩萨道场"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敕赐碑》透露以上众多历史信息,是为梵净山镇山之宝。  相似文献   
116.
五台山东、南、西、北、中五座台顶,分别供有聪明殊、智慧殊、狮子吼殊、无垢殊、孺童殊等五方殊像。黛螺顶殊殿中,仿照五座台顶的五方殊像合塑于一殿。人们把登上五座台顶朝拜五方殊称作“大朝台”,把登上黛螺顶朝拜五方殊称作“小朝台”。  相似文献   
117.
东晋南北朝时期天台山作为五百罗汉圣地的塑造,远早于中土山岳菩萨道场的构建。在中国传统东西神圣空间的对称格局下,借助道教"洞天福地—神仙治所"的理论,佛教中的阿耨达池五百罗汉实现了"东迁"与"南渡",最终变成天台山五百罗汉。北齐《赵郡王高叡修寺碑》中"远住东海"的"金台罗汉"就是天台山五百罗汉,他们也是《首罗比丘经》中得见月光童子出世的五百仙人。  相似文献   
118.
四川地区的弥勒信仰始于东晋中期,受到西凉和襄阳佛教的影响.随着弥勒信仰的盛行,四川出现了雕刻精美、题材丰富的弥勒造像碑.这些造像受南朝“秀骨清像”风格的影响,题材反映出当时弥勒佛和阿弥陀佛共存的情况.由造像题记则可以看出齐梁之际从弥勒下生信仰到上生信仰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9.
宗炳从“澄怀”“会心”“神思”三个层面,对绘画意象创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发。认为绘画意象乃是画家在感通天地的过程中生成的心中之象,体现着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宗炳重视以虚静的心态来领悟对象之神,由物我两忘走向物我俱一,并通过想象力来超越现实时空的限制,使主体心灵与宇宙实相浑然一体,由此进入澄明的涅槃境界。宗炳以《画山水序》将佛学义理引入艺术领域,既形成了独特的佛学审美向路,同时也反映了六朝绘画理论的自觉发展,在中国绘画史和美学史上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0.
清朝的“兴黄教以安众蒙古”的政策,使避暑山庄与五台山发生了联系。五台山是历代封建王朝所注目的佛教中心。清朝统治中国以后,随着喇嘛教的传入,有的青庙改为黄庙,并新建黄庙,五台山便出现了青黄二庙并存,汉、藏、蒙、满各族僧众和睦相处的佛地。避暑山庄当年是清朝的承德府,在清朝相继建设各种民间寺庙104座,连同御用庙、不许老百姓进的外八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