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泰山岱庙在道教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历代御赐专用于泰山祭祀的祭品、供器及典籍文告等极为丰富。旧时岱庙中有神宝库,以藏历代珍品宝器;有藏经堂,以贮历代经文典诰。由于年代久远,明代以前的收藏大多已佚失。1986年,岱庙被辟为泰安市博物馆时,计有文物藏品一万余件,古籍四万余册,多为明清朝廷所赐。其中,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神宗皇帝御赐岱庙的《道藏》及所颁圣旨,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22.
佛教——一种特殊方式的心理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 佛教的基本思想及评价佛教认为苦是人生的本质。人生之苦形形色色 :生老病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1] ,总之 ,人的生命过程就是苦 ,生存就是苦。因此 ,佛教的人生理想就在于断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 ,以求得解脱即所谓成佛[2 ] 。佛教反复宣称 ,世间的一切不过是似乎存在的东西 ,“空”是宇宙的实相。只有体认到空的道理 ,才能达到觉悟解脱。佛教作为宗教 ,从根本上说 ,其哲学世界观是唯心主义的 ,其本质是与科学相对立的。佛教对世界的认识 ,并不是对客观事物内在规律的反映 ,多数是颠倒的、虚幻的反映[2 ] ,不能产生科学…  相似文献   
23.
还受生钱习俗在中国社会流传极为广泛,还受生钱通过预修填还仪式进行。新发现的《重订预修填还三曹佛事》为预修填还仪式的道场文集成性文献,保存清代的应用痕迹,又经当代人重订。该文献道场文形式多样,包括了牌、册、碑等少见讨论的文体。内容一文一事,展现了近世中国预修填还仪式中的诸多方面。该文献从形式和内容上呈现了清代以来中国佛教预修填还仪式的面貌。  相似文献   
24.
佛教宗派明代是五台山佛教的第三个兴盛时期。其表现是古刹精蓝焕然一新,佛事活动经常不断,高僧大德云集台山,讲经说法,著书立论。于是,出现了汉藏并传,显密竞秀,禅教并重,禅净双修,诸宗归一的倾象。禅宗禅宗是以禅定为主轴的一个宗派。禅定是禅和定的复合词。禅,本为“禅那”一梵文dhyawa的音译,译日思维修、静虑;定,本为三昧。  相似文献   
25.
曹毅 《佛教文化》1993,(4):19-19
尊敬的何先生:您好。我在《佛教文化》第二期上见到了您给牧人主持的来信,慈父之心跃然纸上,令人感动。作为与您儿子同龄的学佛青年,我想谈谈我的一点看法。首先是如何走上学佛道路的问题。何先生认为何强是因为孤身寂寞的缘故,似乎学佛是为了填补心灵空虚。其实不然,佛教里的确有偏重信仰、膜拜,以及乞请佛菩萨加被等宗教色彩极浓的方面,但在其更多更广的领域里,却是逻辑性极强、事理俱明的修证导论,可以说不亚于近代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理论,且其所涉之广之深,非现存自然科学所能及所能究了。何先生之所以会有那种看法,是由于对佛法的以偏概全的不正确理解造成。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以泰国北部地区清莱、喃邦二府三家德教团体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中所收集的特刊、乩文、碑刻、回忆录等泰国华人文献及口述史料,勾勒这三家德教团体在20世纪50、60年代的创建与传播的历史过程与具体机制,试图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海外华人社会网络与华人宗教传播的关系.  相似文献   
27.
28.
面对晚明三教混杂的现象,正学与异端问题成为晚明儒者的共同关注.李材立足于《大学》的"知止"和"修身"观念,重建儒家心性、经世合一之学,并以此作为区分三教的标准.因此,李材提出的"止修之学"具有三重意义:回应心学流弊、严明儒释之辨以及重思心性与秩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9.
赵秋芬 《天风》2009,(6):F0003-F0003
2009年5月1-3日,厦门市基督教曾厝垓堂青年事工团队100人假漳州天福茶叶观光园举行主题退修会。此活动藉着灵修建立个人与神的关系,用主题讲道挑旺事主心志;通过团队生活增强凝聚力;让参加者从喧嚣繁忙的生活中退到神面前,在安静而自然的环境中重新得力。退修会不仅给大家带来灵性的复兴,更挑旺了团队成员参与青年事工服侍的热情。  相似文献   
30.
张丽丽 《天风》2011,(12):34-34
<正>上海市基督教两会于2011年11月7日至9日,举办了"2011年市区教牧同工退修会",50余位教牧同工参加了本次退修会。促进教牧同工适时从禾场中退下来,更好地亲近上帝,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