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7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7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942.
在诸多先秦儒学理论中,人道具有不能为天道完全统摄的本源性意义。在此基础上,这些儒学理论敞开了不能彻底消融于存有论视域的价值论视域,并建构了一种以价值论统摄存有论的价值哲学。这种价值哲学将价值的本源归于人道之仁爱情感,而不再进一步将其上溯天道,进而通过人的价值世界开显一切事物的存在。由于这种"开显"只是人的需求或意愿的表达,因此人对万物不具有存有论意义上的决定性,即此种价值哲学没有极端化的人类中心主义之风险。随着"天道"地位在后世儒学中的提升,人道的本源性地位被遮蔽,儒家的价值哲学也转变为以存有论为价值论奠基的形态,这是后世儒学出现"崇天忘人"甚至"以理杀人"问题的重要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943.
智宗 《法音》2001,(9):1-5
随着全球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环境和生态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由此也引起了各国佛教界的高度重视。为弘扬佛教的环保理念,兼为选拔参加中韩日三国佛教界拟于今年秋天在北京举办的“佛教与环保”演讲会的中方代表,8月25日至27日,中国佛教协会在浙江普陀山隆重举行“佛教与环保”演讲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1位青年法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就“佛教与环保”这一主题进行探讨,阐发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依正不二”、“不杀生”、“护生”、“素食”等佛教的环保理念,提出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必须从自我做起,从当下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这是大陆佛教界首次就环保问题举办的一次全国性盛会。经由佛教界法师和学术界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评定,智宗、清远、道真三位法师获得本次演讲会优秀奖。本期特将他们的演讲稿发表于此,希望读者和广大佛教徒都来关心和参与环境保护,并就“佛教与环保”问题作更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44.
净因 《法音》2001,(2):11-16
(四)偷盗之根源  由以上讨论可见,偷盗现象如此之普遍,其程度如此之严重,为社会安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持不偷盗戒呢?问题的关键在于首先了知犯偷盗戒的根源何在。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防患于未然。那么促使人偷盗的原因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贫困和不良嗜好是偷盗的直接原因,根源于贪瞋痴之心。  1、 因贫穷而偷盗  《大智度论》把因贫穷而生盗心看成是犯盗戒的第一种原因:“一者持戒因缘不具足故,如贫穷人饥寒急故作贼。”[1]荀子亦云:“乱世之征:其服组,其容妇,其俗…  相似文献   
945.
从“组织气氛”到“组织文化”概念发展的逻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出现了对组织化研究的反思倾向。章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提出组织化研究是对组织气氛研究的承续和发展,两个概念之间具有历史的逻辑。从组织气氛研究发展到组织化研究,其研究范式也由唯理论向自然论转移。  相似文献   
946.
成功人士是怎么思想的?驱动他们的是什么?为了找到答案,迈克尔·杰弗瑞斯采访了一些精于激励他人的人士:顶级的演说家和著书教人成功之道的著名作家。以下便是他从这些人身上总结出的成功六要素:一、承担全部责任在这个社会里,许多人一旦遭到挫败便怨天尤人,从父母到政府、没人不挨诅咒。励志大师却绝不会有这种受害者心态,他们的信条是:“如果注定如此,我只好一力承当。”他们明白,要是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某人或某事,则无异于缴械投降。莱斯·布朗一出生就遭父母抛弃,稍长又被列为“尚可接受教育的智障儿童”,实在大有理由自暴自弃。幸而他…  相似文献   
947.
对自己承诺     
走出贫瘠的故土,我曾经对自己承诺:用年轻的胆气与豪情,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于是,悄悄背起行囊,告别小屋那盏曾经照亮我梦幻的灯火,孤身踏上没有航标的征途。年轻就是胆大。一路上的磕磕绊绊与惊心动魄,在过后的记忆里才蓦然觉出后怕。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些什么,我只是象一个迷路的孩子一样在城市里东投西撞,处处碰壁。因为没有确定航标,我走得风风火火,在停顿的时候,并不知道作好好的调息。驿站,只是短暂的喘息之床,一路上的美景,一晃而过后便淡漠成空白。行走的生命缺乏一种深刻,漂泊也就失去了意义,人生的游历…  相似文献   
948.
教育伦理学作为伦理学重要的分支学科 ,二十年来既取得了喜人的研究成果 ,又存在某些研究上的不足。要克服这些不足 ,使教育伦理学的研究水平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入更高层次 ,教育伦理学必须努力彰显自身的学科个性 ,完善本学科的研究视域 ,使所设定的价值目标对处于不同德性层次的教育者都具有导向意义 ,还必须确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激励具有较高德性的教育者向更高的善追求。所有这些 ,构成了我国教育伦理学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49.
李晓东  张炳松 《心理科学》2001,24(1):54-58,95
本研究以152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研究了成就目标、社会目标、自我效能及学习成绩与学业求助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我取向的成就目标的确可以区分出自我一趋向型目标和自我一逃避目标,它们对学业求助的影响模式是不同的,自我一逃避型目标对学业求助有更大的负面作用。(2)社会目标与学业求助有显著关系,支持本研究的假设。(3)自我效能低及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不愿求助,支持脆弱假说。  相似文献   
950.
唐忠毛 《法音》2006,(4):19-21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召开前夕,论坛组委会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以佛教的团结合作、佛教的社会责任及佛教的和平使命为选题,举行了有奖征文活动。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投稿踊跃,论坛组委会共收到应征文章397篇,从中评选出“莲花奖”6篇、“精进奖”20篇、“法缘奖”20篇。由于篇幅有限,本期只能从获奖征文中选登一小部分,尚有许多优秀文章未能刊出,读者可自行到相关网站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