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正>大凡修道之人虽然可以做到身遁山林,却不易做到超脱尘世;虽然可以诚心信仰,却不易做到了却烦恼、保持喜悦;虽然容易放下名利,但却很难克服习性与执着。所有这些不易和困难,恰恰是修道人必须面对的功课,必须逾越的屏障;更能体现修道者苦志修炼、超凡入圣的精神追求。处在这个意识决定行动的人类社会,我们之  相似文献   
92.
倪培民 《哲学动态》2023,(7):46-54+128
“平庸之善”是由阿伦特“平庸之恶”一词引申而来。儒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正可以说是“平庸之善”,即善行成为人们无需思虑决断的常态。这种常态需要个人的基本道德修养,更需要合适的社会环境条件。传统儒家“风行草偃”的观念揭示了个人修炼功夫与社会条件的关系,即个人(尤其是社会精英层)的功夫可以“外体化”为社会风气(文化)和社会体制,而大众的功夫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和体制的“功用”表现。只有当个人的德性“外体化”为相对独立于个人修持的社会存在,形成体制性的保障和文化氛围,才能防止“平庸之恶”的泛滥和促进“平庸之善”的形成。从作为整体的人类生存状态来看,功夫的提升就是“人类的成熟”;个人功夫“外体化”为社会的体制和文化,就是人类总体功夫的“体身化”。  相似文献   
93.
10月29日,武当功夫表演《武当——太极道》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世博局举行,标志着武当功夫正式进驻上海世博会,参观者将在世博园区内享受太极功夫盛宴。  相似文献   
94.
张春蕾 《法音》2012,(9):53-55
《六祖坛经》,又称《六祖法宝坛经》,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是由中国禅宗六祖惠能讲述,其弟子法海集录的一部佛教经典。这是唯一一部由中国佛教大师口传下来的经典,是禅宗顿悟法门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成果。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惠能,并列为"东方三圣人"。或许因为这个缘故,研读《六祖坛经》时,我常怀有特别的亲近感。虽然六祖主张直指人心、见性  相似文献   
95.
放歌九天     
学 道 求 仙 , 总 离 不 开 寂 寞 和 无 香 的 关 爱 。 多 好 的 水 啊 , 它 永孤 独 。 打 坐 也 罢 ,诵 经 也 罢 ,做 功 远 善 利 万 物 , 却 从 不 去 争 夺 。 天课 也 罢 , 做 日 常 事 物 也 罢 , 忙 完 上 走 过 的 一 朵 朵 红 云 、 白 云 、 青之 后 仍 是 孑 然 一 身 , 伴 随 最 多 的 云 、 紫 云 成 为 取 之 不 尽 的 源 泉 。是 寂 寞 和 孤 独 , 天 歌 便 不 知 不 觉 闭 上 眼 睛 , 一 切 已 经 模 糊 , 放 松唱 了 起 来 。 自 己…  相似文献   
96.
在超越佛道和回应朱学的背景下,阳明强调"事上磨练"优于"静坐",将"事"视为"良知"自然发露落实和成就提升的场域;阐发"致良知"重于"讲求节目",说明克去私欲而听从良知召唤才是功夫最要紧处."事上致良知"具有长期艰巨性、实践性、扩充性、当下性和持续性的重要特质,是沟通内圣与外王、意志与行动、精神体验与日常生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7.
今年35岁的华人小伙子谢家华,从小跟随父母在美国旧金山市长大,家境虽然十分优越,但父辈创业的艰辛,激励着他一定要自己干一番事业。  相似文献   
98.
“正一道”,道教称是太上老君亲授张道陵天师的新出治世之“真道”。于是,“正一”之名伴天师创教而益彰;且其蕴义贯穿道教经箓、义理、修养等各个方面,渗透整个道教历史发展过程之中,抑或谓为道教精髓。本文根据道典,仅就几个主要方面略为论述。一、“正一道”名称之由来《易》曰:“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张道陵乃博学之士,在蜀为官时,亲睹巴蜀民夷的粗俗宗教陋习,欲施改变。于是,弃官遍访参学,历十数年,回到蜀中,依据老学创立道教,以“正一”明宣其道,教化民夷。但张天师所创之教,现存正史皆不言“正一”,多称之为“五斗米道”或“米道”,把传播五斗米道者称为“五斗米师”。这是因三师(天师张道陵、嗣师张衡、系师张鲁)  相似文献   
99.
本文藉清末民初民间儒教的典籍,探讨民间儒教的修行观。指出,"修心、修炼、修道"是民间儒教修行观的轴心思想,三者间在最初阶有次序、层级之分,但进入真实的修行后,三者之间是连续的整体,呈现出民间儒教关照部分与整体,不偏一隅的修行观。  相似文献   
100.
从2002年以来,我们就多次呼吁,作者们要把论文质量放在第一位,(2002年第7期《更上一层楼》),不要受浮躁之风的左右,不要急功近利,要肯于在学术上下苦功夫,真功夫(2005年8期《下点不合时宜的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