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欲"是否应当得到满足,满足至何种程度,这是人们一直讨论的问题.<老子>提出"无欲"的思想,并且认为"无欲"是人应当追求的终极目标,要达到"无欲",则需要采用"应"的方式.  相似文献   
62.
勒信仰是对弥勒思想的信服仰慕。弥勒是一位悲悯众生、爱护众生、能与众生幸福快乐的大慈菩萨。弥勒信仰分两个层次,一为兜率净土信仰,二为人间净土信仰。实现人间净土的途径是依靠自力,时时处处修行五戒十善四无量心,提升人的精神素质,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63.
“忠”与“信”作为传统的政治伦理范畴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特定的内涵 ,对整个民族精神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信”作为一种道德之德 ,在古代的道德体系中 ,从属于作为伦理之德的“忠”。要实现二者的当代转换 ,根本的途径是既要保持二者的核心价值 ,同时将作为伦理之德的“忠”转换为个体的道德之德 ,而将作为道德之德的“信”普遍化、制度化为全社会的伦理之德 ,赋予“忠”、“信”新的内涵从而使其具有恒久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64.
莫名仁  李建群 《世界哲学》2002,(4):27-41,65
康德曾经把人类的文化探索划分为三大问题 :1 我可以认识什么 ?2 我应该做什么 ?3 我能够希望什么 ?如果说第一个问题属于科学的认识问题 ,第二个问题属于伦理的道德问题的话 ,那么第三个问题则属于作为人类最高企盼的宗教信仰问题。而中西文化的差异同样也反映在宗教信仰领  相似文献   
65.
一、定义 所谓"迷信",指非理性、反科学、对个人与社会有直接危害的极端信仰,它以迷狂为特征,是巫术、宗教中有害成分的强化[1].迷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迷信是指不查事情的真伪而受迷惑,盲目地信仰或崇拜,其对象不限于鬼神,还包括迷信书本、古人等.狭义上的迷信是指相信占星、卜筮、风水、命相、鬼怪等,即是通称的封建迷信.  相似文献   
66.
泰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神山、圣山,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其原生的信仰和文化,几千年来渗透、辐射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对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当代  相似文献   
67.
孔子之"信"可从个人生活和政治生活两方面来理解.个人生活中的"信"的总的特点可概括为"直",它既是对于社会交往的一种基本要求,适用于非血缘的、身份大体平等的关系类型.也是一种个体的道德境界,这种道德境界的"信"由低到高大致可分为"言必信,行必果"、"忠信"和"信义"三个层次.政治生活中的"信", 既是要求政府应通过合理的政策以取信于民,也是要求为政者须具备"信"德.要将孔子的"信"沟通到当代的诚信研究,既要求变革学术界流行的源自西方启蒙哲学的阐释规范,也应分清孔子之"信"的适用领域与层次,并恰当理解经济活动者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68.
碧霞元君信仰是泰山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的道教神仙中。碧霞元君威灵赫赫,庇佑九州。特别是明、清时期,正统道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受到限制,而泰山碧霞元君信仰却达到了鼎盛,“泰山行宫”(娘娘庙)遍及全国,元君诞辰日的庙会演化为民俗节日,每年到泰山朝山进香的十方善信摩肩接踵络绎不绝。这种兴盛,正是道教趋向民间、趋向世俗,普及于普通民众心中的一种体现。从这种意义上讲,明清道教并非衰落,  相似文献   
69.
兰晔 《中国宗教》2022,(3):78-79
保生大帝信俗的起源可追溯至北宋中期。明清之际,保生大帝信仰随开垦者渡海传入台湾。此后,中国大陆及台湾的保生大帝祭祀均沿袭古制,与地方民俗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带有闽台地域特色的祭典仪式。如今,保生大帝信俗包含祭祀、进香、祈求药签、巡游等内容,并于2008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70.
本文通过分析《三国遗事》中与新罗五台山信仰相关的内容,发现在新罗的五台山信仰,从慈藏传入到宝川,最终将其体系化的百年历程中,呈现出一些与中国五台山信仰不同的特点。新罗的五台山信仰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包容性和圆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