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本文以戴震哲学作为出发点 ,揭示了宋明以来 ,随着形上性的实体化 (物化 )而导致的一系列道德特征 (主要体现为善的观念 )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 :可欲性的消解、善的实体化的生成、道德智性基础与伦类原则的动摇等等。强调宋明儒学与先秦儒学有着两种在本质上完全不同的道德图景。虽然戴震对于宋明儒学善的观念的批判有其合理之处 ,但却是以善的目的价值以及形上性的消解为代价的 ,他并没有最终解决宋明时代道德之学面对的基本课题  相似文献   
182.
休谟式的信念—欲望模型仍是道德动机理论的主流。在当代哲学中,理性主义的反休谟主义者宣称信念自身足以使人产生行动的动机,因此欲望不是必要的;而情感主义的反休谟主义者则宣称只有欲望或情感才能解释一个人的行动。第三种反休谟主义者既同意休谟主义的观点,认为信念和欲望都是为解释一个人的行动所必需的,同时又不同意休谟主义,认为信念和欲望并不是两个相互分离的心灵状态,相反它们构成了一个称作"信欲"的单一心灵状态。迈克尔·斯洛特是第三种反休谟主义者的代表,其信欲概念对道德动机问题的讨论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亦有其局限性;王阳明的良知概念及"知行合一"思想为克服斯洛特观点的局限性提供了启发。  相似文献   
183.
赵鑫 《天风》2015,(4):49-50
亚他那修,古亚历山大城杰出的主教,公元4世纪伟大的神学家,东方教会的伟大教父,《尼西亚信经》忠实的捍卫者。亚他那修,古亚历山大城杰出的主教,公元4世纪伟大的神学家,东方教会的伟大教父,《尼西亚信经》忠实的捍卫者。亚他那修,296-298年间出生于亚历山大城一个富裕的家庭,父母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亚他那修从小接受希腊式的传统教育,从他的著作里我们可以发现希腊文化对他的影响。亚他那修少年时便聪慧过人,被亚历山大主教看中,着重  相似文献   
184.
弥勒信仰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现就国内外弥勒信仰研究成果与现状作一分类说明,进而指出弥勒信仰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对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5.
《天风》1994,(12):48-49
各地建堂简讯 ○在新疆库车县的西郊戈壁边缘处,有一个近百人的聚会点,这里的弟兄姊妹十多年来苦于无固定聚会场所,曾五迁聚会点。靠着主的带领和信徒们的美好见证,周围的群众对基督教有了理解、产生了好感,当地领导也给予了帮助,教会终于得到了建堂的地皮、木料。弟兄姊妹们自力更生,并得到邻近地区兄弟教会的资助。  相似文献   
186.
认知功能缺损是许多精神障碍的核心特征,对精神障碍认知功能缺损的识别及监测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及康复。CogState量表是一个计算机化认知测试工具,覆盖7个认知领域,包括注意力、加工速度、记忆、工作记忆、执行功能、错误监管、社会认知。CogState量表具有学习效应小、文化兼容性强、覆盖认知功能领域广泛的特点,在包括精神分...  相似文献   
187.
四川地区的弥勒信仰始于东晋中期,受到西凉和襄阳佛教的影响.随着弥勒信仰的盛行,四川出现了雕刻精美、题材丰富的弥勒造像碑.这些造像受南朝“秀骨清像”风格的影响,题材反映出当时弥勒佛和阿弥陀佛共存的情况.由造像题记则可以看出齐梁之际从弥勒下生信仰到上生信仰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8.
张凯 《宗教学研究》2017,(3):100-103
本文首先对《四明尊者教行录》所载北宋初期日本天台宗僧源信“二十七问”的求决对象与“再答日本国十问”的作者归属进行了考察,澄清了相关史实,纠正了学界的通常说法.其次对中日两国基于各自立场对源信求决动机的不同记载与论说进行了梳理与评判,指出源信求决是继承自日本天台宗开祖最澄以来入唐求决的传统,也有为自宗在日本佛教宗派斗争中的发展谋求资源,以期保持自宗地位与利益的考量.  相似文献   
189.
190.
"耶和华的言语是纯净的言语,如同银子在泥炉中炼过七次。"(诗12:6)经文:诗12:1-8罪恶的舌头如同无形的刀子,给人带来看不见的却是最深的伤害。《诗篇》12篇,诗人正是感受到了人言可畏,遭遇了唇枪舌剑的攻击。诗人迫切向神呼求,当他得到了神美好的应许,就在信靠与仰望中得到了坚固。一、人言可畏人类独有丰富的语言功能,然而因着罪恶,言语却带来了最多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