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随着微博和微信的出现,我愉快地堕落成了微博微信控,在和外界一来一往的互动中,时间就像指间沙,不知不觉就没了,意识到这点,就觉得微博和微信是残害时间的毒品,而我就是那个可怜的受害者。但没多久我就为自己擎一副受害者嘴脸而惭愧了,欧阳修说  相似文献   
172.
重义轻利和存理灭欲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张栻对义利理欲的探讨在继承胡宏思想的基础上有其独特的贡献:首先,他自觉地从概念使用上区分"欲"与"人欲"的不同,在此基础上表达尊重"欲"的立场;其次,因为"欲"有变为"人欲"的危险,因此他对于"欲"作出了"小且贱"的价值评价;最后,他走向一以"义"或者"天理"为标准的立场,并在此过程中为"天理"确定了"直"、"顺"、"无所为"等同时具有本体和工夫意义的新标准,舜的"无为而治"成为他理欲观的最高理想。张栻从最初重"欲"到最终走向"无所为"而"天理"的结局,看似有所矛盾,实是层层递进,而其现实意义也在此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173.
《中国宗教》2023,(7):38-39
杭州市萧山区是全国基督教工作的重点区县之一,为深入推进基督教中国化在基层落地落实,萧山区民宗局坚持“导”的方法,指导区基督教两会于2017年建立浙江省首个基层神学思想宣讲团,在引导广大基层信教群众正信正行,进一步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宣讲189场。  相似文献   
174.
弥勒信仰自印度传入中国就成了中国佛教菩萨信仰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界对于弥勒信仰的起源,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源于外来的“弥赛亚”或伊朗的“米特拉”信仰.实际上,弥勒信仰有属于自己的“救度”性格与“拯救”方式.  相似文献   
175.
信灵 《中国道教》2002,(3):49-50
盼望已久的日子终于来到 ,虽然天空中还是秋雨霏霏 ,但是这场绵绵秋雨并未扰乱我们那颗激动的心。这是青城山道协双申成功后组织的一次参访团 ,共计五十人。 2 0 0 1年 1 0月 31日参访团从建福宫乘坐大巴车前往重庆市参观。导游给我们介绍了重庆的历史及未来的规划。我们参观了雄伟瑰丽、古朴典雅的代表性建筑———重庆人民大礼堂。道友们在这里留下了第一张难忘的照片。随后我们又来到重庆市“红岩村革命纪念馆”。眼前这座历经沧桑而又普通的四合院 ,曾经是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我们踏进这座狭矮、简陋的平房 ,望着一位位宁…  相似文献   
176.
孔子所说的"恭宽信敏惠",不仅是个人修养的"私德",而且是治国理政的"公德"。其中所包含的"正己正人"的恭敬思想、"为政以德"的宽政思想、"取信于民"的守信思想、"敏则有功"的勤政思想、"因民所利"的惠民思想,对于当代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7.
目的:进行自我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Highly Sensitive Child Scale,HSC)在中国中学生群体中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中文版自我报告HSC量表题目,最后进行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结果:修订后的中文版自我报告HSC量表包括9道题目,包括低感觉阈限、易受过度刺激和审美敏感性三个维度。该量表的信效度指标符合要求,三因素模型拟合良好。结论:修订后中文版自我报告HSC量表可作为测量我国中学生感觉加工敏感性的可靠工具。  相似文献   
178.
为建设理想社会,儒家一直集中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哪种社会秩序是更为合理的?它合理的依据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并维持这种社会秩序?同时,与此问题相关的是,怎么去定义人的欲望,怎么去解决秩序与欲望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和矛盾。关于这些问题,朱熹用"天理之节文"定义了"礼",认为在"公"的价值观视角上,"礼"是具体而现实的表现"天理之节文"的秩序体系。他把公和理同天理结合起来,在为这些概念提供存在论背景的同时,又赋予了其不可违背的绝对的道德权威。恰恰与之相反,朱熹又把人欲望中与公对立的私、与礼对立的欲,定义为私欲,认为"私"及"私欲"是为了维护社会"公"的秩序,强调为了保存天理一定要克服"私"及"私欲"。朱熹认为,尊卑、上下、长幼、亲疏作为礼的主要构成内容,它们依据于天理,是社会秩序的重要规范;"私"与"公"、"人欲"与"礼"的关系以及天理的特点,不是以社会秩序的重组为中心,而是通过"礼"所表现的社会秩序,寻求构建社会秩序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79.
《世界宗教文化》2023,(1):118-118
[美]刘易斯·兰博(Lewis R.Rambo)著陈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1月275千字本书英文原著于1993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通过汲取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神学、宗教研究和传教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对不同背景的大量皈信者进行访谈和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对世界范围的宗教皈信情况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0.
严复,作为东方的思想家,翻译家,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三原则。而皮特·法瑟特,是一位西方的语言学家,在翻译理论方面,他从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意识形态决定论”。本文通过对二者的翻译观进行比较,从意识形态与翻译,和“信”,两个方面论述了二者翻译观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