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邱环 《法音》2013,(8):27-34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修持方式、生活方式及制度的层面上,一直随顺着外面的因缘条件而改变着、调整着,显示了佛教自身广阔的创造空间。而禅宗,这个最具中国特色的、充满创新活力的宗派,在禅学思想、禅修方式、禅居方式上,至道信、弘忍时期,又有了一次新的转变。其最重要者,是  相似文献   
162.
释悟凡 《法音》2021,(4):18-20
坚持宗教中国化是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爱国爱教旗帜的前提下,我国宗教的发展方向。坚持宗教中国化是党的宗教政策在管理与落实中的具体体现。佛教中国化是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一部分。佛教中国化是坚持以戒为师、以法为依、正信正行、清净庄严的佛教本色,是在适应时代进步的过程中全面加强和创新佛教自身建设,持续推动中国佛教现代转型,不断增强佛教界坚持中国化方向的理论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佛教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所趋。  相似文献   
163.
先秦社会心理思想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良轼 《心理学报》1997,30(2):208-214
先秦时期出现了一些富有时代特色的社会心理思想。主要包括:同人心、恒产恒心、上行下效、赏罚贵信等。其中“同人心”是先秦社会心理思想的总纲,其它社会心理思想都是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先秦思想家们使用了一套与现代社会心理学不同的概念体系。他们凭借这套概念体系准确反映出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人的社会心态,至今仍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4.
李亚丁 《天风》1995,(1):31-33
第六次世界宗教和平大会(简称“世宗和”)于1994年11月3日—9日在梵蒂冈和意大利北部小城瑞瓦德尔加达(Riva del Garda)举行。刚刚于7月2日成立的“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简称“中宗和”)组团参加了这次盛会。“中宗和”代表团共10名成员,分别来自于中国五大宗教,基督教界的代表有丁光训主教、韩文藻副会长、沈德溶副主席和笔者。团长、副团长分别为赵朴初先生和丁主教。中国宗教界人士虽然曾于1979年以来三次参加“世宗和”会议,但五个宗教联合组团参加尚属首次。 代表团于11月2日从北京启程。  相似文献   
165.
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6,自引:5,他引:151  
用经过信效度检验的自编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1254名中学生的测量结果表明,我国中学生对挫折和烦恼的应对方式主要是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发泄、幻想和忍耐;女生比男生更多采用发泄和忍耐应对,男生比女生更多采用幻想应对;重点中学学生比普通中学学生更多采用问题解决应对,而较少采用幻想和退避应对;随着年龄的发展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6.
16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无疑将要冲击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道教界也不会例外。因此 ,入世后的中国道教将要面临许多的思考。本文特录几条 ,与大家一同讨论之。一、珍惜道教文物 ,合理管理利用文物资源我们道教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宗教 ,也是惟一的中国本土宗教 ,历史文化及遗产十分丰厚。作为遗产的物质形态的文物 ,是我们道教生存发展的实物见证。一个社会、地方乃至国家 ,有了文物的装点 ,就有了历史底蕴 ,就有了文化含量。中国入世后 ,国外的商人及游人大量涌入名山大川的道教宫观 ,一次次旅游高峰的冲击 ,一次次的开发 ,对道教文物资源…  相似文献   
168.
信灵 《中国道教》2002,(5):49-50
道教祖师讲道 ,阐教的目的 ,在于使众生由迷转悟 ,同登仙界 ,证取金仙大道。道教徒的行为 ,贵于依教奉行 ,依戒力行 ,因为学道就是学习了脱生死 ,度人度己的老子教法。一个人可以信奉道教 ,也可以不信 ,但离不开道的范畴。《道德经》云 :“天地之始 ,万物之母”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是其证明。众生按老子教条实践笃行 ,就可以得道成仙。反道而行 ,则永劫沉沦。本文仅就老子所言“五戒”清规 ,谈谈道教与人生的关系。天生万物 ,唯人为灵 ,做人必备的条件 ,就是所谓人格。人格的标准 ,儒道释的解释各有不同。儒家的标准是…  相似文献   
169.
王轩 《天风》2005,(12):9-11
圣诞节具有普世的意义,因为这个节日充分彰显了创造人类的上帝对世人的爱和拯救;这是喜乐的日子、蒙福的日子。  相似文献   
170.
杭州飞来峰石窟造像是中国公元10世纪以后著名的晚期佛教雕刻.它集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艺术于一体,是我国东南地区多民族佛教文化交流的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