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8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49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395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正>一、历史唯物主义流变之"名"考察历史唯物主义名称的流变历程,首先应该为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正名。就国内学界的研究现状而言,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至少有"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三种不同称谓,而且这些称谓似乎都是自明的,可以见诸不同学者乃至同一学者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2.
黎昕  赵妍妍 《哲学研究》2012,(5):32-41,128
<正>朱子学自12世纪创建以来,不仅极大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而且先后风靡韩国、日本,逐渐成为东亚世界的主流思想。虽然朱子学自16世纪末17世纪初传入欧洲后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未能作为一门独立学说获得长足发展①,在北美更是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沉寂期,但最终在当代(尤其是  相似文献   
113.
陈硕  李乾坤 《哲学研究》2012,(3):124-125
<正>2011年10月22—23日,"第三届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此次会议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来自国内外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  相似文献   
114.
张克宾 《周易研究》2012,(6):94+1+97
<正>2012年11月9日至13日,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在台北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台湾中华易经学会和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联合主办,两岸易学界老中青三代学者一百余人济济一堂,共襄盛举。作为本次会议的协办单位,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在刘大钧教授的率领下一行八人参加了会议,取得圆  相似文献   
115.
明末清初陕西天主教第一人——王徵,始终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重点.王徵墓葬原处于陕西三原县杨杜村东北五里辘辘把塬上,近日在迁建之中.笔者有幸从王徵后人那里得到出土的王徵墓志铭文并盖及墓室楹联的文字资料照片,现整理出来以提供于学界同仁旨在共同推动王徵的学术研究.文章简要介绍了王徵生平著述贡献及研究现状,重点在于对出土的墓志铭文并盖及墓室楹联进行点校,同时做了初步的考证与分析研究,以引起学界对这份资料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6.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 "马克思主义理论"被正式确立为国家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国高等院校纷纷成立,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在表面上也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于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被提了出来。然而,与这种表面上热闹的景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真正从心灵深处认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并不很多。这种悖论式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者而言,必须对眼前令人眼花缭乱的马克思主义 "热"进行 "冷"思考,就是说,必须认真地、郑重地提出并弄清这样一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就其本义而言,是站在大众立场、为大众立言、为  相似文献   
117.
论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法”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怡 《哲学研究》2012,(7):46-49,57,128
<正>近些年来,国内外哲学界在维特根斯坦思想研究中,逐渐关注到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法",特别是试图从当代哲学的视角解读他的语法概念的思想内容。(Forster;陈嘉映;韩林合,第11章)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维特根斯坦对"语法"概念的使用完全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严格,而如何理解其"哲学语法"概念,实际上意味着如何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  相似文献   
118.
马强 《世界宗教研究》2012,(2):126-135,194
泰卜里厄哲玛提是目前最大的跨国伊斯兰宣教运动,其以松散的组织化形式,以成员的流动性宣教而流布于很多地区。学术界主要从历史学、宗教学、政治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视角,关注了其起源、背景、领导人、思想、组织、成员、工作方式、使用文本、本土化、与政治的关系、社会影响、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活动等。研究者以西方学者为主,个别观点值得商榷。研究困难在于多学科知识、研究资料、语言三个方面。研究视野和范围仍有限,特别是缺乏深入的田野调查个案,对这一运动在不同地域中的本土化问题关照不够,同时应该重视研究的伦理和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119.
张晓  张义修 《现代哲学》2012,(6):127-128
2012年10月12日,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和韩国仁荷大学主办,韩国学中央研究院协办的"第二届中韩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江苏南京成功召开。来自十几所中韩一流高校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围绕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思路、马克思主义在中韩的不同发展路  相似文献   
120.
郭奕鹏 《现代哲学》2012,(1):127-128
2011年11月27日,由广东省哲学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肇庆学院联合承办的"哲学研究与文化传承创新"专题研讨会在肇庆市顺利举行.广东省哲学学会会长、中山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梁庆寅教授,肇庆学院和飞校长,以及广东省内相关学者和专家2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围绕着"哲学界在文化传承创新中怎样有所作为"、"对文化传承创新的哲学思考"等议题展开广泛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