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8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主流心理学僵化的科学观日益受到批判 ,但在其科学观的来源与结构问题上心理学家并未达成一致。本文通过比较经典物理学与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后认为 ,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来自于对经典物理学的模仿 ,且这一科学观有其内在的复杂结构。而目前对于主流心理学科学观的批判往往忽视或低估了这一结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72.
赵勇 《天风》2003,(9):52-52
我应该像母亲那样爱自己更爱他人,无怨无悔,哪怕鬃发染白。因为上帝给予了我们无限的爱,我们才能爱上帝及爱上帝一切所爱的人。  相似文献   
873.
行为与救恩     
杜冬兰 《天风》2003,(6):28-28
认识行为与救恩的关系,会使我们对自己的信仰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现在有许多的信徒认为,救恩完全是出于神的,不在乎行为,认为我们只要相信了主,就可以得救,不在乎我们的行为;又有一些信徒认为:神是一位圣洁的神,恨恶罪恶的神,于是就努力地照神的话去做,追求圣洁,远离罪恶,一旦有失败的地方,就软弱灰心,担心自己是否得救,怀疑神的救恩。人之所以对神的救恩和自己的得救存在不同的态度,其原因  相似文献   
874.
本文主要利用闽台民间寺庙的签诗资料 ,分析了灵签贞卜与风水信仰的密切关系。灵签文本中的风水主题 ,既暗藏了民间社会生活和文化习俗的真实信息 ,也反映了签诗 (或解签 )作者的文化认知心态。而抽 (解 )签者参与灵签文本的风水知识资源或风水吉凶判断的解释和批评的过程 ,显然刺激了风水信仰与神灵崇拜之内涵的互为触动 ,不仅使得风水信仰逐渐沉潜为民众的“社会记忆”及文化习俗成为可能 ,而且使得传统道德观念和伦理准则化入民众的社会意识结构成为可能。在抽签这种“依附性宗教仪式”中 ,理性与非理性、道德与功利缠绕成经纬线 ,共同编织了风水信仰的神圣帷幕。  相似文献   
875.
美丽的忧愁     
黄锐 《天风》2003,(8):U001-U001
人生之中,有欢笑喜乐的时候.也有痛苦流泪的经历.更有忧愁的时候,可以说忧愁无处不在,于是在人群中人们总想去躲避它,因为忧愁常常让人疲倦困乏灰心丧志等等,人们往往只注意到忧愁给人造成的痛苦,却没有感受到忧愁美丽的一面。  相似文献   
876.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道长: 在泉州市道协的积极筹备和大家的支持下,由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福建省宗教学会和福建省道教协会共同举办的“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于今天在泉州隆重地召开了。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道教协会向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向远道而来的  相似文献   
877.
林舟 《中国道教》2003,(6):30-34
道教是我们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与其他宗教相比,道教的最大特点是除能给人以精神慰藉和精神寄托外,尤其重视自身生命、注重医学养生、追求健康长寿。道教的另一大特点是“我命在我不在天”,相信通过自  相似文献   
878.
我国的道教,是属于神仙信仰的宗教。何谓神仙?在福州民间长期以来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神仙都是人做的,好人死后成神仙,坏人死后下地狱”,这是道教对神仙与善恶、观念的诠释。这种诠释是十分朴素、十分自  相似文献   
879.
当人们仰望巍峨雄伟的高山、森林,俯瞰气热磅礴的大海、湖泊,放眼深邃无边的苍穹、星空,面对广袤无垠的大地和沙漠,都会被那壮丽、空旷、浩瀚的气势所震撼,都会感到有一种异样的威压,更觉得自己十分的渺小,如沧海之一粟,兀自生出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和  相似文献   
880.
袁家跃 《法音》2004,(4):40-42
我想写《刘国才居士与鼓山寺》一文的心愿久矣,但由于平日事务琐屑,又疏于笔墨,一直没有摆上案头。然国才居士绿化荒山、奉献于佛教事业的精神又时常提醒着我,弘扬主旋律,倡导奉献精神,这是笔者的责任,于是便毅然提起了笔。一我认识刘国才居士是在1990年初夏。当时我在安徽省民族宗教局工作,陪同程明波副处长前往和县做基督教情况的调研。回到巢城,时任巢湖行署宗教局局长的杨承志同志劝我们去鼓山寺看看,就这样我们来到了鼓山。鼓山位于巢湖之东,与旗山隔合芜路相望,依山形而论,可谓“旗鼓相当”。但两山都是荒秃秃的,虽然那是一个草长莺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