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02篇
  31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01.
19号文件在理论、方针和政策层面都是对此前党的宗教工作实践经验的新概括,也是以后党的宗教工作理论、方针和政策逐步形成、逐渐明确和日臻完善的新起点。1982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一文,即中发1982年19号文件。  相似文献   
102.
今年,是中发〔1982〕19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发布30周年。30年来,19号文件指导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宗教问题一系列新的理论认识的形成,指导了  相似文献   
103.
6月4日至5日,国家宗教局在上海召开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经验交流会,这是国家宗教局第一次召开宗教活动场所专题会议。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副市长姜平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家宗教局副局长张乐斌主持会议并作会议总结。各全国性宗教  相似文献   
104.
在近代中国,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命题,主要是针对西方来华传教势力兴办的基督教大学。近代中国基督教大学世俗化的因素,更多地来自社会变革运动的冲击。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基督教教会大学的办学宗旨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的现代教育法规,国立大学的竞争,特别是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推动了中国基督教大学的世俗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5.
千里终须别,曲终人须散,天下筵席无不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再没有比离别更令人无奈和伤怀的事情了。吃饭,是人最基本最寻常的行为。通过吃饭,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直接最真实的一面。咀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拟就当代台湾佛教文学研究的几个主要诠释建构者及其相关论述,提出学术史视野下的简明考察,和有关彼等研究特色及其深具学术突破性观点的扼要解说。敦煌学、禅与诗、僧传和经典文学四者,就是本文解说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7.
校园暴力现象的伦理病灶在于"你—我共生"的伦理同一性被消解,表现为个体无法在学校及宿舍的人伦关系中获得认同感、归属感,无归属感的个体在精神世界处于孤独状态,在生活世界中个体行为完全听命于任性与冲动。如何使个体在实体中找到归属感并使个体冲动具有伦理合理性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其应对策略为:一是恢复学校作为人类文明传承者的伦理身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塑学校、教师对学生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双重保障与呵护,使学校、宿舍成为学生的"生活之家"与"精神之家",唤醒学生的"集体记忆"和"同根意识";二是彰显教育的伦理本性,通过教育使个体行为超越人的自然冲动状态,实现个体自然冲动—义务—幸福的转化,使其成为有教养的人。  相似文献   
108.
<正>本期排在前面的几篇文章,都专门或者也讨论到了宗教与道德问题,包括一篇讲宗教与科学的文章。自从科学无神论产生以来,宗教有神论先是和政治分离,自然,也不能再过问军事、经济等问题了。由国家主导的教育,也借此逐步从有神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学术上,先是科学,后是哲学,也都脱离有神论而自立。在人类公众生活领域,只有道德,还被有神论当做一张牌在到处炫耀。什么"离了宗教就没有道德","信了教就道德高尚"之类的宣传,不仅常常出现在一些宗教家们的言论里,也  相似文献   
109.
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新事物、新观点也层出不穷,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往往通过争论更能泾渭分明.“争论”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它必然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有效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由于争论和质疑时,学生精神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就会在寻找不同见解的过程中,竞相迸射出智慧的火花.随着课改春风的不断吹入,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要求阅读教学中:“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创新的思维能力,是很难奏效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敢于争论、善于质疑的能力,就能使课堂充满创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0.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的活动过程.联系生产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考察学生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