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马克思晚年笔记主要包括研究世界史的四册历史学笔记[1]与研究古代社会史的五本古代社会史笔记[2],是了解马克思晚年探索的理论旨趣与哲学意蕴的一笔重要财富。  相似文献   
12.
编译外国作品,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然而正如左少兴教授指出,不能在编译中传播文化糟粕。本文编发这篇书评,旨在引起有关人士注意。  相似文献   
13.
<正>自俄国形式主义大师什克洛夫斯基在其专著《散文理论》中提出了"陌生化"的文学创作理论以来,这一思想被人们广泛接受。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些作家,如王朔、莫言、余华、王小波等人的诸多作品,分别从语言、情节、细节等方面潇洒自如地运用了"陌生化"的表现手法,在形成各自独特风格的同时,也使读者从"自动化"的日常生活的麻木深渊中解脱出来,恢复了感知和体验的能力,产生了不同的阅读感受。  相似文献   
14.
基督新教在俄国的形成、传播以及目前的生存现状都是极其独特的。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新教与俄国社会生活、国家政权,尤其是与俄国占传统地位的东正教发生碰撞并产生影响的状况,至今尚未得到研究。本文分历史和现状两个部分,历史部分对新教进入俄国以后的信教人群构成、主要教派在各个时期曲折艰难的进展过程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现状部分则结合现实事件从不同角度对新教的生存环境及其在斗争中发展的状况加以论述,并做出了切合实际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人们一般认为,苏联解体后,在俄国,宗教取代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俄国著名哲学家谢苗诺夫通过纪念俄国科学院院士米特罗欣,对这一观点提出挑战。他详细地分析了自近代以来,随着科学作用的增长,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如何被边缘化,以及如何面向现实作一系列变革(它既退却,也进攻;既与科学冲突,也与科学合作)的过程。作者指出,自1985年开始的“改革”至今,俄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危机,而当局企图通过“宗教复兴”的途径加以摆脱,致使危机更加深刻。当今俄国社会宗教派系林立,斗争激烈,东正教内部出现了“真正的东正教教会”运动,整个社会精神价值十分混乱。作者坚定地认为,宗教的世界观绝不能替代科学的世界观,并坚信,人类的未来,科学的、理性的人生观一定会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全球学与当代俄国哲学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具有全球规模和意义的问题开始进入学术界的视野,当时在欧洲和美国都成立了针对全球问题以及人类未来的研究机构。20世纪70年代,苏联学术界也开始研究全球问题。最早关注  相似文献   
17.
亚历山大二世执政时期,俄国实行了废除犹太少年征兵制、扩大犹太人居住权、改革犹太教育体系、允许犹太人担任政府公职等宽容政策,这不仅与西欧社会犹太人解放、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有着密切关系,而且也受到俄国犹太人自身努力和亚历山大二世个人因素的影响.在宽容政策的感染和推动下,犹太人积极参与俄国社会生活,推动了俄罗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国内有些论者把法兰克福学派归为"西方现代形式本体论",并把它与俄国形式主义诗学混为一谈。诚然,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尤其是马尔库塞等人,在构建审美形式理论的过程中,吸收了俄国形式主义诗学有关文艺艺术手法的研究成果,同时,两个学派在美学方法论、文艺研究的对象和对文艺社会职能的认识等方面,也具有相似的观点。然而,两个学派的审美形式理论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它们各自审美形式理论的哲学思想基础不同,关于文艺形式本质的观点不同,以及理论建构所要破解的时代审美问题不同。  相似文献   
19.
人和机器——技术的社会学和形而上学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说技术问题成了人的命运和文化的命运问题 ,这不是夸张。当今时代是个缺乏信仰的时代 ,不但旧宗教信仰弱化了 ,而且 1 9世纪人道主义信仰也弱化了。现代文明人唯一有力的信仰是对技术 ,对技术的威力及其无限发展的信仰。技术是人最后的爱 ,他准备根据爱的对象改变自己的形象。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都助长了人的新信仰。人曾渴望信仰的奇迹 ,他觉得 ,奇迹仿佛已经终止。然而 ,技术产生了真正的奇迹。技术问题对基督教意识而言是十分令人不安的 ,基督徒没有理解这个问题。基督徒对待技术有两种态度 ,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完全的。多数基督徒认为技…  相似文献   
20.
在早期中俄关系史上,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扮演了文化使者和外交机构双重角色.自1820年起,俄国定期向中国派遣传教士团随团医生.这些医生除具有传教士团成员所共有的特性外,由于本身的职业特点,在随传教士团驻北京期间的活动又各有千秋.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随团医生及他们来华的原因、在华主要活动,进而由点及面,透视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在中俄关系史上所起的特殊作用及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