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0篇
  4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苏波波  郑美红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1):1863-1874
成瘾者失控的物质寻求和使用与反应抑制的关系密切。很多研究在物质相关线索情境中探讨了这一关系。物质相关线索既可受到自动的注意加工, 又可诱发非自动的趋近动机状态。因此, 它们可能通过刺激驱动和状态依赖两种方式消耗有限的认知资源从而影响反应抑制, 这在成瘾行为的发展和维持中起到重要作用。未来需要在揭示其神经机制、明确物质使用动机或态度的调节、采用真实情境进行研究, 以及开发有效的干预方法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52.
刘静远  李虹 《心理学报》2019,51(7):747-758
探讨状态焦虑对时距知觉的影响以及注意偏向与认知评价在其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招募大学生60人, 随机分为高、低状态焦虑组, 用情绪诱导程序诱导高、低状态焦虑; 用点探测范式测量注意偏向; 用时间再现任务测量时距知觉; 用视觉模拟心境量表测量认知评价。结果发现:(1)状态焦虑会导致对2000 ms时距的高估; (2)注意偏向在状态焦虑对2000 ms时距知觉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3)状态焦虑通过注意偏向影响时距知觉的中介过程受到认知评价的调节作用:只有当认知评价得分较高时, 即个体认为焦虑对心理健康有害程度较高时, 状态焦虑通过注意偏向影响2000 ms时距知觉。研究结果揭示了焦虑个体时距知觉的内部过程, 丰富了焦虑通过注意偏向影响时距知觉的解释视角, 为通过认知评价和注意偏向的调整改善焦虑个体时距偏差现象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3.
徐芃  熊健 《心理学报》2012,44(9):1160-1166
个体的语言表征是一种随机现象, 在连续句子构成的语言表征中, 句子主语表征现象具有马氏性。采用马尔科夫链模型建构句子主语表征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发现主语表征的名词(n)/代词(r)是一个正则链。主语表征变化规律反映思维指向的变化规律, 个体根据对环境的适应需要, 通过第一个句子的主语表征反映出客观思维或主观思维指向的随机性, 通过N个句子则反映出个体既关注外界又关注自我的思维指向稳定性的特征。外显的语言表征是观察内隐的心理变化的客观线索, 运用数学模型的方法, 通过语言表征的规律可以对心理活动的可能变化做出预报。  相似文献   
154.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之说与其"心即理"的核心思想有着重要的内在关联,且二者都与其解决"物理吾心判而为二"的思想困惑密切相关.阳明思想中的"心"往往意味着在生活"之中"的"投入"体验.此"理"是生活境域中的"活理",不再是脱离构成域的概念本质.生活中的活理自然是"知行合一"的.把知与行分作"两件"时,已不是"知行本体",即不是知行的原本状态了.知与行的原本状态是自然的合一的,是"紧切着实"的关系."行"是"知"的不可分割的构成性的边缘境域.  相似文献   
155.
孙灯勇  胡瑜 《心理科学》2008,31(1):169-172
智力风格的三维模型是Li-fang Zhang和Robert J.Sternberg在风格这个研究领域最近提出的一个整合模型.该模型基于Sternberg心理自我管理理论,并结合以往的风格研究,提出了智力风格的概念,把风格分为三种基本类型,而且认为,大部分风格是价值负荷的;是集特质和状态为一体的,但是大部分是可调整的,所以更倾向于状态性;并且具有跨理论的重叠,但也有其独特性.文章对智力风格三维模型的产生背景、理论来源及主要观点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该模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6.
邓铸 《心理科学》2003,26(3):479-482
本研究采用认知作业分析及问卷法,研究了中学生简单与复杂物理问题解决的表征机制及状态元认知结构。结果显示:(1)物理问题解决是对问题的表征状态不断转换的过程,其受认知主体信息的提取、转换、整合能力及状态元认知的影响;(2)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中的状态元认知主要由他的自我效能感、自我监测、策略系统三种成分构成;(3)复杂问题解决的关链是正确提取范畴性知识以形成对问题的深层表征。  相似文献   
157.
马西亚的同一性状态学说以埃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为基础,根据个体在青年期对有关人生发展的重大问题的探索和投入的程度,用实征的方法对同一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同一性发展的四种状态:同一性闭合、同一性延缓、同一性形成和同一性散乱。  相似文献   
158.
从事件因素和时间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了准备状态对反应抑制的影响。事件准备可降低反应模式的不确定性 ,而时间准备则与降低反应时间的不确定性有关。线索、反应概率以及刺激呈现时间等因素不仅导致反应时间出现变化 ,还可引起反应力、心跳间期以及LRP和CNV等脑电指标发生变化。传统的反应抑制研究以反应时为指标 ,不能揭示反应抑制的内部过程 ,而心理生理学方法能弥补这一缺陷。生理指标与行为指标的结合 ,以及生理指标之间的结合 ,可更有效地探讨准备状态对反应抑制的效应。  相似文献   
159.
基督新教在俄国的形成、传播以及目前的生存现状都是极其独特的。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新教与俄国社会生活、国家政权,尤其是与俄国占传统地位的东正教发生碰撞并产生影响的状况,至今尚未得到研究。本文分历史和现状两个部分,历史部分对新教进入俄国以后的信教人群构成、主要教派在各个时期曲折艰难的进展过程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现状部分则结合现实事件从不同角度对新教的生存环境及其在斗争中发展的状况加以论述,并做出了切合实际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0.
刘虹先生和孙慕义老师合著的<论准生命--寻找剖析生命疑难问题的"奥卡姆剃刀">[医学与哲学,2003(24)10:24]一文(以下称<论准生命>),在生命的健康、亚健康、疾病这三种状态之外,提出作为第四种状态的所谓"准生命"这一新概念,并试图以此来消解诸如脑死亡、"植物状态"和重残儿的处置、生育控制、干细胞研究、安乐死的实施和克隆人等长期困挠着伦理学界的问题.这种在伦理学基本理论上的大胆创新,是现代国内伦理学研究并不多见的,因而难能可贵,值得大力提倡.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论准生命>一文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商榷的问题,本文想就此方面提出管见,就教于二位先生及其他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