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1篇
  10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恩惠 《天风》2008,(18):8-9
有婚姻专家对一些离异夫妻进行调查,发现婚姻失败有一些共性的原因,现摘编如下,并附上信仰原则予以建议:  相似文献   
2.
凡事皆有度     
国外有谚“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比人多跑一步的人是圣人,比人多跑两步的是疯子”。  相似文献   
3.
夕阳渐落,深山幽林中的千年古刹,更显清静寂寥。老方丈在禅房正襟危坐念佛诵经,笃、笃、笃,木鱼响起阵阵清音,悠远弥长。  相似文献   
4.
浅论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方法与原则第一军医大学93级研究生(广州510515)欧陕兴导师黄其鎏医学影像诊断学是研究人体大体病理形态学,依据影像特征,结合临床资料诊断疾病的专门学科。在影像诊断中特别强调合理正确运用方法学中的原则性,分析和解决问题,指导医...  相似文献   
5.
小学儿童对虚假话语间接意义的理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小学儿童对隐含在虚假话语中间接意义的理解特点。结果发现:(1)一年级儿童不能理解虚假话语的非字面意义,三年级儿童才基本上能够理解。(2)小学低年级儿童不能理解虚假话语的间接意义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能根据话语与事实不符和说话者知道事实真相来判断说话者说虚假话语的有意性和推论隐含的意义。部分原因可能在于他们没有意识到说话者了解事实真相,因而不知道说话者是故意使用虚假话语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后,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恢复,我国各宗教也逐步恢复和开办院校,培养教职人员.就中国基督教来说,从1980年金陵协和神学院复校至今,已办有神学院校21所,为中国基督教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培养了一大批爱国爱教的教牧人才.目前各地基督教两会和教会堂点的主要教职人员基本上是过去40年来独立自主培养出来的,这些教职人员已经成...  相似文献   
7.
丁俊 《中国宗教》2003,(5):63-63
当代伊斯兰“中间主义”的思想和主张,涉及宗教、哲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各个方面,归纳起来,大体如下:1.坚持信仰原则,不偏不倚,“谨守中道”,反对各种极端思想和行为。2.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主张建立公正和谐的社会秩序,倡导民主协商,反对专制独裁。4.对内主张求同存异,加强团结;对外主张文明对话,促进交流。  相似文献   
8.
大众与个人的审美品位分别代表了审美活动在个体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将大众品位和个人品位相结合的新趋势正在挑战传统的"普遍性"审美法则,并日益凸显审美反应的个体差异。存在诸多因素可以调节大众和个人审美品位的相对比例,包括刺激类型、专业性、文化背景、先前经验和年龄等。大众与个人审美品位的神经机制中,奖赏系统和默认模式网络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审美品位与审美加工模型的理论关系有待进一步厘清和验证。未来相关研究可以在拓展审美对象领域、完善大众与个人审美品位与不同审美加工阶段的对应关系等方向上继续开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家具设计发展到今天,单纯的理性需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渴望。只有在城市家具设计中注入审美、情感、文化等感性因素,才能满足现代人的多元化需求设计师必须全面考虑使用者的需求,综合平衡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实用、更有人情味、更富亲和力的城市家具。  相似文献   
10.
一、财富分配的根据之一:财富的创造财富分配之道是财富哲学要研究的重要问题。财富哲学研究财富分配之道的目的是,通过对财富的性质、源泉及财富增长的规律性的探索,阐明财富分配的正确原则和正确途径。如果按使用价值定义财富,世界上的财富可分为两种:天然存在的财富和借人力而创造出来的财富。(参见马克思,第1卷,第56页)天然的财富是自然界直接恩赐的财富;创造的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