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本文从中国宗教思想整体的角度,考察了外来宗教思想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固有宗教思想的形成、展开和教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宗教思想所发生的变化等问题。因篇幅关系,译文分三次刊出。  相似文献   
292.
《法音》2011,(6)
本刊讯5月28日至29日,首届中国医高峰论坛暨《中国教医药全书》新书首发会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隆重举行。河南省直机关工委王群书记、河南省宗教局刘世军局长、中国书店出版社于  相似文献   
293.
前言本文的题目用"交涉"一词,乃源自于近期拜读李养正教授所著之《道交涉史论要》,①书中李教授提出"共融"精神,笔者便是承接此一精神而研讨这一问题的。②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的儒、释、道三教文化既各具特征,更是相互融摄(或有学者称之为"互补"),当中以、道两教文化尤甚。如本文所要探讨的摩利支天菩萨,在道教便有称之为"斗姥"③的,亦有全称  相似文献   
294.
《心经》     
辛诚 《佛教文化》1993,(1):50-51
新年第一期,本栏目发表了辛诚为《心经》谱写的曲。辛诚是上海一位成就卓著的中年作曲家。因为是试写曲,他没有用原名。但他是诚心诚意想做好这件事的,故而用了“辛减”这一笔名。这支曲已在海外录制了音带,据说效果还很不错。我们发表它是希望读者试着唱唱,提出意见,以使曲更趋完善,达到乐供养的目的。最后的咒,一般都按汉字音来念,这实际是不准确的。依照梵语应是Ka tai Ka tai,Ba la Ka tai,Ba la Sao Ka tai, Bao ti Sao Wa Ka。唱时还是按照这个标准更合法度,也更动听。  相似文献   
295.
正一、《林间录》的成书及其教史料价值在"文字禅"史上,惠洪(1071-128)是承先启后的关键人物,其于文字禅可谓理论与实践[1]并重。大观元年(1107)由其师弟本明编定成书、友人谢逸作序的《林间录》,既是他诸多著作中较早行世的一部,又是已知最早的一种禅林笔记,所录者"莫非尊宿之高行、丛林之遗训、诸菩萨之微旨、贤士大夫  相似文献   
296.
学诚 《法音》2014,(10)
正(2014年10月15日)各位常务理事:2012年11月,我会在江苏无锡召开了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议。2013年8月,我会隆重举行了中国教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并在河北香河召开了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受传印会长的委托,现将我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以来的主要工作情况,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报告如下,请予审议。一、一年来的主要工作(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297.
王龙 《法音》2021,(3):44-49,I0004
韩城七洞,位于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香塬村西南山沟里的崖壁之上,是陕西关中东部地区规模相对较大的一处教组窟,现为韩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对于研究陕西关中东部地区教石窟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98.
田青 《佛教文化》2016,(4):114-117
沧海桑田,曾经在中国人生活中长期存在并深刻影响了中国人心灵的曲和充满禅意的乐曲渐渐被现代人冷落了。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哀,也是中国人的悲哀。在这一章里,我从大海般浩瀚的曲禅音中捞起几颗珍珠献给读者,这里有长期流传在乡间的民间曲,也有充满禅意的古老音乐。  相似文献   
299.
挪威传教士艾香德的耶对话观历来极具争议.一方面,该对话观闪烁着包容、真诚、友谊的光芒,有放下自我、欣赏他者的气度和胸怀;另一方面,他的大尺度跨宗教传教策略不仅让本国挪威差会困扰,也让教徒抵触.本文试图通过描述艾香德与教寺庙的接触及与相关僧侣、传教士的交往,分析其耶对话方式,探寻他开展耶对话的起因,寻找该对话产生张力的根源,总结艾香德耶对话的理论特点,寻找宗教对话的可行之途.  相似文献   
300.
儒、释、道三教合流,于南北朝后期初露端倪,于唐宋大致定型,于元明清登峰造极。它们各自建构的"三教合流"观,首先是确立"以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的基础性含义,用政治儒学治理社会,用心灵教调适精神,用养生道家护养身体,殊途同归,共同达成善治的社会—文化目标;然后是标识自身高于或者优于其他两家的特殊性含义。基础性含义巩固并推进了三教合流的历史大势,特殊性含义深化并提升了三教合流的理论—实践内涵。基础性含义求多元,特殊性含义求发展,是中国古代三教合流积淀下的珍贵历史经验,有助于导引当代宗教各美其美、良性互动、和谐共存,以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