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时值本焕长老舍报往生3周年之际,北大佛学教育研究中心与弘法寺联合举办"本焕长老与当代佛教"学术研讨会,很有意义。关心当代中国佛教,群策群力促进中国佛教事业健康发展,是对本焕长老最好的纪念。本焕长老是当代中国佛教爱国爱教的典范。他拥护党的领导,深爱自己的祖国,关心人民的福祉,致力于增进社会和谐,坚持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他虽然遭遇不公,经历过坎坷,但始终无怨无悔,坚持同党和政府风雨同舟,是我党肝胆相照的真诚朋友。  相似文献   
192.
唐晓峰  茹雪 《天风》2015,(4):26-27
历史经验说明,基督教在中国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自1807年马礼逊入华算起,基督教传入中国已逾200年。如果单从今天基督教信徒数量的增长看,似乎基督教在华200年的传教历程还是"辉煌"的。但若从其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融入、融合,乃至认同、参与程度来考量,其离"成功"还有一定距离,即基督教的中国化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93.
赵浩 《道德与文明》2018,(4):119-123
当代伦理学研究呈现越来越明显的经验趋向,这一趋向的实质可以概括为回到"道德生活",以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实践为理论建构的基石。它肇始于美德伦理学对传统规范伦理学的批判,兴盛于后现代伦理学,并在当代多元社会现实中继续深化,逐渐形成崭新的研究范式。回到"道德生活"将给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中国伦理学提供参与当代伦理学理论形态建构的主体机遇,推动西方伦理学理论的本土化与中国伦理学理论的全球化。同时也需要对这一趋向进行反思,避免研究的碎片化,将研究提升到本体论层面上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194.
大雄宝殿     
英雄气概是一个学佛者应有的气度,这种气度会让你心生气节与大度能容。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我的师父说:“真正的自在者,要用提起,不用放下。”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富楼那在遇到杀他的外道时说:“杀我可以,舌头留下来。”这是一种气概,富楼那就是死也要说法,他一生都在说法,以法布施。这是何等的气魄!  相似文献   
195.
唐思鹏 《法音》2003,(8):3-8
唯识学建立之缘起,可从两个方面加以介绍。一是佛陀时代唯识学的最初出现与建立,二是无著时代唯识学的再出现与再建立。一、佛陀时代唯识学的最初出现与建立(一)教分三时根据《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中说,世尊说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佛陀在菩提树下顺逆观察十二缘起,彻悟诸法实相而圆满成佛,成佛之后到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为賅陈如等诸声闻比丘转四谛法轮。所以《贤愚经》卷六说:“佛初得道,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广度众生。”[1]不过此时所转法轮,是声闻相应契经教法,属于“唯法无我”的小乘教,虽然殊胜希奇,能使不少众生闻法解…  相似文献   
196.
合本研究方法在两晋佛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释道安、支遁、支愍度等著名的义学僧都曾进行过合本研究,试图消解同本异译、同一经书前后文之间的歧义。由于他们缺乏对佛典集成历史的了解,以及受到玄学的影响,在合本研究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引入得意忘言的方法,以消解异译之间的分歧。通过对支遁、释道安的数次合本研究的具体分析,能标显出版本选择对合本研究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7.
乘一 《法音》2009,(9):17-24
定期潜修是出家众的必修功课.是僧团的必行制度。从声闻乘的角度说.出家是为了争取更多的个人修行时间。僧众非常需要这样的定时定量的专注修行.藉着时空范围的设定。收摄身心。克期取证。虽然这一修行方式不是佛陀特别发明.但佛陀善于“再利用再开发”,使印度这一原有方式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而成为佛教出家弟子们长期遵循的一种重要的修行制度。  相似文献   
198.
比丘尼僧团僧团的早期,由于佛陀不同意接受妇女,只允许男人参加。但是在家信徒中,有许多虔诚的妇女,她们热切希望出家当比丘尼。她们被热心所驱使,佛陀的养母波阇波提·乔答弥与许多女  相似文献   
199.
于超 《天风》1994,(2):51-52
很早就听别人讲丁光训主教和师母郭秀梅女士不但待人和蔼、热诚,而且都平易近人、灵命丰盛,所以笔者一直盼望有一个机会,能够去看望两位老人。 终于有个机会,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们三位同学应丁主教的邀请,相约来到他们家做客。 经过一条砖砌的小径,我们走进了一座古朴的旧式小洋楼,“奶奶,他们来了。”前面的一位年轻人喊道。  相似文献   
200.
东晋道安的五失本是佛经翻译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学界对他支持或反对失本一直有争议。由于道安的立场有前后不同和不明确之处,需要结合历史语境分析他表态的时间、对象及原因才能得出完整结论。道安早年认可失本;经多年思考实践与交流,提出能否在五种情况下失本并期待得到肯定回答,此时道安对五失本涉及的三个方面的态度并不一致;最终因历史局限等多种因素而否定失本,但仍有依五失本操作的情况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