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494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市场经济活动的“道德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活动的 “道德性”问题是通过经济活动的主体表现出来的。搞市场经济是否按价值规律办事,获取利益的方式和利益的使用方式是否符合社会的道德价值标准,总是与经济活动主体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相联系的。正确地揭示经济活动的 “道德性”问题, 制定获取利益方式和利益使用方式等方面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是摆在经济伦理学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12.
论点摘编     
《天风》2009,(2):36-36
<正>爱,可使和谐变为现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教授在《中国民族报》793期《中国基督教"爱的神学"及其社会关怀》一文中认为:"爱"在中国的贡献既是出自基督宗教的思想资源,也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督宗教的"爱人"与儒  相似文献   
113.
《老子河上公注》 ,又名《老子河上公章句》 ,是东汉养生家所作的一部注老之作 ,托名“河上公”。是汉代崇黄老和修仙道思潮融会与演变的历史产物 ,也是《老子》由道家学说向道教教义演变的过渡性著作。《河上公注》尽管依经为注 ,不是专门独立的养生教育专著 ,其养生学说也不能形成首尾完具的理论体系 ,但从其散见于各章的注文中 ,可以看出其中饱含着丰富的养生教育思想 ,而且通观互照 ,首尾照应。围绕治身养性 ,从人的主体性角度出发 ,以益寿延年、长生久寿为目的 ,阐释爱气、养神、抱一、守性、无欲、和气等养生教育观 ,为进一步完善道家…  相似文献   
114.
黎新农 《天风》2003,(4):36-43
中国教会正在进行的“神学思想建设”既需要圣经的支持,也需要神学的思考。鉴于教会多从“救赎神学”思考问题,故本文特从圣经出发,对“创造神学”源流作一点探索。希望能从创造神学角度理解神学思想建设,积极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本文所观察和分析的有关“创造”的经文材料,是犹太宗教思想史的宝贵材料,更是基督徒释经和进行神学思考不可或缺的最重要“文本”。而基督宗教思想史上对“创造神学”的反思,则为中国基督徒今日从“创造神学”角度探索“神学思想建设”之路提供助益。本文提供“创造神学”思想“文本”的另一重要目的,是试图从创造神学层面理解“文化”,为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相适应相融会提供一点神学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15.
在支配道德行为的诸多道德意识要素中,道德意志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到道德行为的中介环节,是道德意识的最终体现,是道德意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最后阶段,是实施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力因素.道德意志内在的实践本性体现了道德行为主体特有的"实践一精神"特征,细致地呈现出个体道德意识的求善意向、自我决断以及克己精神,对于公民个人品德的形成和恒久持存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6.
康有为是清末民初政治界、思想界、学术界的风云人物。他领导的维新变法,以传统的春秋公羊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础。这种学术思想曾经沉寂了一千多年,后由清代中叶的常州学派复兴,辗转传承至康有为。他尝试用西方的政治理论来充实并拔高,以之辅翼他所领导的政治变革运动。因此,康有为的经学思想,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既有中国古代经学的深厚底蕴,又附丽着非常鲜明的西方文化色彩。这体现了经学在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裂变和异化。虽然今天仍有不少学者对康有为其人其学提出批评,但谁也不能否认他在挽救国家危亡方面做过的努力,也不容质疑他在经学转型方面做出的贡献。楼宇烈先生认为“康有为也许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尝试着使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孔孟学说,向近代转化、为近代社会服务的第一位探路人”①,我们认为,这种评价公允而合理,虽然他的经学近代化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他尝试使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化的努力还是有其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7.
"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有其自身的理论根源."以人为本"不同于"以民为本",因为"民"是"人"的大多数,但"民"并不等同于"人",不能以以民为本代替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比以民为本更宽泛.与以人为本相反的原则是以物为本.以人为本最初本来是为了反对以物为本的管理原则提出来的.因此,以人为本的提法有其确切的含义,不能用别的提法笼统地加以取代.提出并肯定以人为本,同提出并肯定人道主义、人性、人权、人权的普遍性、人学等概念一样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18.
我国南北朝时期,宗教界流传一个佛道相诤的故事。北魏昙鸾法师,往梁朝勾容山(今江苏勾容县茅山)访问道教华阳隐居陶弘景,请求长生之术,弘景赠以仙方十卷。昙鸾回到北方,路经洛阳,恰遇印度来的大翻译家三藏法师菩提流支,于是问流支佛教中有无长生不死之法,胜过东土仙经否?流支说:“此方何尝有长生之术,纵使长年,少时不死,但终久脱不了轮回三界。”乃授之以《观无量寿佛经》。昙驾顶礼接受,当时把十卷仙方用火焚烧,专心研学《观经》,到汾并各地弘扬净土教义,广集徒众,成为净土宗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19.
(9)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种诸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为什么对于佛法有人相信,有人不信,有人排斥呢?这关系到各人的根基。  相似文献   
120.
12.1 农业巫术农业是妇女发明的,初期农业社会是母权制度.当时流行生殖崇拜,相信人类的生育与植物的繁殖之间有一种密切的联系,谷物播种,田间培育以至收割的过程当中,要举行各种巫术仪式,保证丰收。这些仪式一般在田地旁边由年轻妇女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